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74节(1 / 2)





  他虽然退休了,可工作一点儿也不见少,仍旧不停地奔波,总是希望能够再多做点儿事情。

  老夫人足足安睡了两刻钟才醒来,她笑着宽慰担忧不已的外甥女儿:“我也要倒时差呢。倒得还挺快。”

  她净了面,收拾妥帖,朝屋子外头去。

  果不其然,在墓园门口碰到面的人已经等在屋外。

  同样廉颇老矣的人再度朝她点头问好,这一回,他没有再回避。

  那矮小的身形,在上海的蓝天白云下,分外伟岸。

  老夫人同样朝他点点头,微一颔首,示意他自便。

  老人主动走上前,终于开口打招呼:“欢迎您回来,蒋夫人。”

  老夫人立刻摇头:“不,这里没有什么蒋夫人,我只是看望父母的不孝女儿而已。”

  老人并不生气,脸上笑容不变:“什么称呼不重要,您能回来,我们都欢迎。”

  老夫人语气依然疏离:“我只是回来看看而已。”

  “多看看好,现在正是上海风景好的时候,多看看,多走走,好的很。”老人面带微笑,“先前我就劝二位蒋公多回来看看走走的。”

  老夫人语气冷淡下去:“我老了,看不动也走不动了,多谢您的美意。”

  老人家轻声叹气:“我也老了,我今年90岁了,却还不敢死。”

  “上帝让我活着,我不敢轻易去死;上帝让我去死,我决不苟且地活着。”老夫人微笑,“全凭上帝的心意。”

  老人家并不退缩:“我也是凭着上帝的心意,我的上帝是人民。上帝让我做的事情我还没有做完,我哪里敢去死。”

  老夫人并不接他的话,只强调自己的立场:“我已经是个没用的老人,躲在角落里头,不碍人眼就好。我没有什么能做的。”

  “有件事,我们必须得做。”老人家轻轻地叹气,“这件事是我们这辈人做的,就应该由我们解决。丢给后辈的话,他们会为难。”

  老夫人像是没有听见一般,面上没有半点反应。

  老人家继续说下去:“其实我应当称呼您一声伯母。令郎小蒋公在的时候,我们都在想办法解决眼前的困境。

  有一点,我始终敬佩蒋公父子以及夫人您,因为你们从来没有忘记祖国。

  我们现在最大的分歧不过是到底要怎样统一。

  到底是用三民主义,还是共产主义?其实这都不是大问题,只要统一了,完全可以按照一国两制来。”

  他的话没能说完,因为老夫人已经语气淡漠地开口打断:“这些,您可以跟台弯当局说,我早就不问政事,与我讲这些是没有意义的。”

  老人笑了起来:“谈话只能在能谈的人之间进行,现在的当局显然是违背了蒋公的遗志。我的这位老同学呀,最终还是没能选好自己的接班人。”

  春风轻轻拂动着休息室的窗幔,外头春光大好,小鸟跃上枝头,欢快地叽叽喳喳。

  最美人间四月天,上海的四月天,故乡的四月天,每一口吸进去的空气都是甜的。

  桌子对面的茶水已经冷了,只有小小的瓷杯提醒着,曾经有位客人坐在她对面,与她促膝长谈。

  到底已经有多久不曾有人跟她说这些?

  对,她是那个孩子的姆妈。不管在政治上,他们之间有多少互相间的猜忌,他始终都叫她一声姆妈。

  那是个孝顺的孩子,在他父亲故后,她客居美国的时候,他依然时常给她打电话。

  “小蒋公生前未能完成的夙愿,得由夫人您帮着完成。除了您,还有谁能够完成两代蒋公的心愿?我们中国人都讲究落叶归根,他们已经漂泊太久了。

  我们这辈人,不能再给后辈留难题了,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事情要做。我们能做点儿是点儿,不能老了老了,还叫晚辈嫌弃,嫌我们惹下一堆麻烦,让他们难过。

  夫人,再这么下去,我担心蒋先生留下来的基业会被彻底的毁掉。眼下的局面,也只有你能出手了。”

  对面的人已经离去,说过的话却还萦绕在老夫人耳边。

  她微微阖上眼睛,突然间问了外甥女儿一个问题:“有人说,你妈爱钱,你二姨爱国,我爱权,你说是不是?”

  外甥女儿愤愤不平:“你们分明都爱国的。为这个国家殚精竭虑。”

  老夫人笑了起来,轻声叹气:“是啊,我爱我的祖国。”

  她坐了半晌之后,才突然间又开口,“该去祭扫你姨爹了,这么多年,他都不曾下葬啊。”

  按照丈夫老家的习俗,人客死他乡,却无法归葬老家,就只好用浮厝方式处理。

  她的弟弟,是民国的财政部长外交部长,却只能客死美国不得归葬。

  她的丈夫,是民国总统,又好到哪儿去呢?到现在,都不能归葬祖坟。

  老人伸出手,轻轻盖住自己的脸,长长地叹息一声:“我也该去给我的先生扫墓了。”

  外甥女儿惊骇莫名,下意识地喊出声:“姨妈,你……”

  三年前离开台弯,实际上是姨母输了呀,她被台弯的政坛抛弃了,他们硬生生地逼着她走的。

  现在姨母回去的话,一个不留神,岂不是自取其辱?

  老夫人面上浮着淡淡的笑,语气淡然:“我还有什么可以输的呢?名声还是地位?”

  她早就是一无所有的老太太,就连饮食起居生活用度都要靠姐姐一家接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