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88节(1 / 2)





  秦末农民战争中为项羽主要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

  公元前二零六(历史上记载的是汉元年)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消灭刘邦势力,未被采纳。

  后在鸿门宴上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又使项庄舞剑,意欲借机行刺,终未获成功。

  这便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

  汉三年,刘邦被困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用陈平计离间楚君臣关系,被项羽猜忌,范增辞官归里,途中病死。

  宋朝大文豪苏轼曾经著《范增论》。

  只是无论是野史还是正史,范增的形象都是一个充满了睿智的老者,现在的范增呢?

  三十六岁的年纪,正是男人的黄金时段,而且他不是毛头小子了,没有了那股冲劲儿,现在的他,看起来很是成熟稳重。

  最主要的是,他是来给自己当门客的啊!

  “范增?居巢人?”李季阳下意识的问了人家的名字和居住地。

  “正是,想不到秦安君还知道在下的户籍。”范增也很惊讶,他是来当门客没错,但是他现在没什么名声,秦安君竟然知道他。

  居巢也就是后世的巢湖市,那里在商时地属南疆,故名南巢。

  《尚书》李季阳早在拿到手里的第二天就看过了,他现在不知道为什么,有点过目不忘的意思了,他记得里头的《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

  周时为巢(伯)国地。

  春秋时,为楚的属国。

  四至大致东到昭关(今属含山县),西至庐江,南达长江,北到巢湖。巢国多次被吴国所占。

  《春秋》有记载: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四八三年),“公会吴于橐皋”,即后世的柘皋周元王四年(公元前四七二年),越灭吴,巢国还楚。

  也就是说,范增认真算起来,还真是楚国的人,怪不得当年他扶持项羽呢!

  “您的……咳咳……那什么,请坐,请坐!”李季阳很想说“您的大名谁不知道啊!”

  但是想到这个时候的范增,还没什名气呢。

  “谢秦安君。”范增没想到传说中的秦安君竟然这么年轻,看起来……好像未成年。

  不过他不敢小看秦安君,能让诸侯国的国主都忌惮三分的人物,当年的战国四公子也没他有影响力。

  最主要的是,他还有一个神秘莫测的师门,至今为止,据他所知,诸侯国都暗中查访,愣是没摸到他师门的门槛儿。

  第345章 终究会发光

  哪怕是墨者,也有国家摸到过他们的老巢啊!

  秦安君的师门,没有墨者那么有名,没有墨者那么激进,但是却有着墨者所没有的神秘。

  “范先生,您是来自楚国,楚国的情况如何?”李季阳打算好好跟范增聊个天。

  “楚国如今……是真的不好了。”范增叹了口气:“楚国如今都食不果腹了,可他们那些王公贵族们,还想着享乐,民间人口大量流失。”

  剩下的话范增顿了顿,没说出口。

  李季阳明白,都流失到秦国来了。

  经过聊天,李季阳才知道,范增能来,也多亏了楚国自己作死。

  为什么呢?

  楚国没在秦国捞到好处,再加上蝗灾,楚国如今可以说是民不聊生,偏偏秦国的日子却越过越红火。

  于是楚国威胁韩国,联合赵国,找秦国的麻烦,没有军粮他们就征用了平民的粮种,没了粮种,也就没了希望,平民早就大量涌向了秦国,而范增在老家是小有资产的人,可是就算是他这样的,也被迫逃离了家乡,因为楚国已经不计一切后果的非要伐秦!

  连小资产阶层都被波及了。

  但是像范增这样的人,会死不可能跟平民们一样,来秦国修路,但是他的资产在楚国缩水的很严重,在秦国的现在,他顶多算是个平民。

  他有理想有抱负,不想默默无闻一辈子,于是来了咸阳城,他本来想考虑那里的,因为很早之前,就有人来请他,来人是吕不韦派来的,不过他到了秦国之后,发现吕不韦在秦国的名声……不太好!

  弄假内侍真男人入宫;女儿生活不检点,还都死了!

  又说吕不韦个人生活奢侈糜烂,门客三千,什么样的都有!

  更有人怀疑吕不韦心思不纯,招揽门客是为了效仿“田氏代齐”!

  他就对吕不韦有点儿……。

  后来听说了秦安君,他对这个人更好奇,而且秦安君的名声很好,就连那些流民们都对他说好话,因为去年冬天秦安君给他们发了好多棉被,流民们更对秦国国主十分欣赏,因为他不分国籍,只要落户成为秦国的人,他们就能领到秦国给配置的最低级的赈济物品。

  暂时没有田地可以种植,就给他们安排工作。

  流民尽管来秦的很多,可除却个别人,其他的都没有死掉!

  而且不管老人孩子还是妇人,秦国都接收,不像燕国,燕国如今也接收流民,但是他们只要青壮,而且青壮年是去当兵,抵御外族。

  老人孩子和妇人都不要,而且到了燕国,不管你乐意不乐意,青壮都抓走,老人孩子和妇人都撵走。

  这个时候还没军女支这么个封建毒瘤的存在,不然估计妇人们也难逃一劫。

  秦国就不同了,人家老人孩子和妇人都要,而且给安排工作,活不重但是生存完全没问题所以他就来秦国了,到了秦安君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