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6章(2 / 2)


  黎隶矜持的点点头:“所以你也要好好干,朕不会亏待你。”

  凌蔚忙答应。

  凌蔚第二天下午就去了户部。户部侍郎领着他认识了同僚之后,就把他扔给其他员外郎。

  虽然说其他人对凌蔚还算客气,但并不算热络。他们指给凌蔚甘州的档案所在,然后就做各自的事情去了。

  凌蔚看了看满是灰尘的档案,摸了摸鼻子。

  好吧,这些人都是四五十岁了,才混到个员外郎。他十六七岁就有了人家四五十岁的地位,让别人心中不喜也是理所当然。

  本来他还以为凭自己这么受宠的地位,会有一拨人来讨好自己呢。结果居然被冷待了。不开心,说好的可以仗势欺人呢?

  凌蔚搬了把凳子,开始慢吞吞的看档案了。

  虽然作为一个文科生,地理上甘州的资料甚至矿产他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不过时间不一样,其地理气候肯定也有所不同,风俗民情更是有很大不同。所以还是得好好看看。

  其他官吏看着凌蔚被冷待了也不摆脸色不吭声,只安安静静的看资料,心中对凌蔚的芥蒂去了几分。

  这凌状元似乎和传闻中的不一样啊。

  那些官吏冷待凌蔚,自然是有理由的。

  首先凌蔚的得宠,是了解皇帝,有资格陪伴皇帝左右的人才知道。

  毕竟凌蔚虽然挂了个天子讲读,但是既不上朝,也没有其他职位。听说只是在教殿下启蒙,给太子讲课,但是太子有太子讲读,怎么看凌蔚都名不正言不顺。

  而且按照正常情况下,有资格上朝的官员才是被皇上器重的官员。不上朝,就没有资格对朝政发表意见。不能对朝政发表意见,就证明这个官员没有权力。

  而连凌蔚之下的探花榜眼都已经上朝,凌蔚却不上朝,一般的官员就认为,凌蔚是不是得罪了皇帝。

  虽然说皇帝拉着凌蔚介绍,这是他的子侄。但这是对尚书以上的官员说的,连其他进士们都没听见,这些员外郎什么的,自然更不清楚。

  他们也就知道凌蔚是三元及第,是鲁国公和常乐长公主分出去的二儿子,有一个最低的爵位。

  而凌蔚得罪了谢家(虽然算是谢家自作多情,他纯属躺枪),谢荣是户部尚书,这户部就是他的“天下”。他对凌蔚不满,自然户部其他人对凌蔚也有所芥蒂。

  而谢家常在外传言,凌蔚恃才傲物,目中无人,所以不受皇帝重用。皇帝只是因为他是长公主的儿子,才给了他一个闲职,不让他参与政事,认为他有才无能,还容易得罪人。

  其他人甭管信不信,户部的人就信了。

  不过现在看来,这凌状元突然就兼任了员外郎,似乎不是不受重用的样子。连上一届的金科三甲还在修书呢,他都参与实务了。

  而看他模样,文文静静乖乖巧巧,充满书卷气,一看就让人新生好感,对其他人也不卑不亢,礼节周全,明摆着受了冷待也很平静。

  凌蔚坐在那里看了两个时辰的书,除了喝了点白水上过一次茅厕之外(他卖的茶叶还没供应六部官府),一直不言不语安静的看书。关于甘州的资料不多,凌蔚很快就看掉了大半。

  其他人见状,心中对凌蔚的评价有了改变。

  一些人想起来状元楼谢霖安被“折辱”的事,又想起来谢家在开科考试前信誓旦旦的传着谢霖安必定中前三甲,凌蔚三元及第的传闻实属狂妄的事,心中有了计较。

  不过谢荣是尚书,谢家又有贵妃和汉王,他们最多心里叹息一下,也不敢对凌蔚态度缓和。

  第四十八章 忘年交

  虽说没有人对凌蔚表示亲近,但也没人情商低到故意去为难他。

  所以凌蔚一坐就是一下午,也没人打扰他。

  并且在凌蔚手边的水时时刻刻都是满着的,虽然凉了,但凌蔚并不在乎这个,所以为难的人也无可奈何。

  凌蔚合上资料,见时间还剩下半个时辰左右,而周围人似乎也闲了下来,就开始找人攀谈。

  虽然档案还算详细,但毕竟纸质资料更新较慢,凌蔚决定找其他人请教一下。

  这人都直接来问了,他们也不可能装作很忙,不理睬。

  明摆着得罪人的事,只有傻子才会做。

  虽然态度稍显冷淡,凌蔚只当没感觉到。经过几番攀谈之后,凌蔚还真找到一个对此很了解的人。

  此人姓钱名琼,也是科举晋身。钱琼家乡在西北方靠近玉门关,年少时喜好游历,曾经多次去往甘州,并撰写有游记。钱琼三十来岁考上进士,因是辅政大臣钱琥同宗旁支,而钱家以武立功,正好缺文人,便帮他留在了京城,现在在户部担任主簿。

  钱琼因为背靠钱家,所以虽然对上司虽然尊敬,但并没有想讨好的意思。之前冷落凌蔚,也不过是因为不认识,而同僚都那么一副态度,他也就随大众而已。

  户部虽然人多,但去过甘州的人,也只有他一个。钱琥虽然已经成家立业,不能再四处游历,但对当初的景色还是记忆犹新。平时,也少有人和他聊这些。现在凌蔚聊起这些,引起了他的谈性。一来二往,他就和凌蔚熟络起来,聊的颇为尽兴。

  凌蔚也从他的话中了解到了甘州具体的一些情况,并且要了一本他写的游记回去慢慢看。

  这钱琼居然把自己写的游记带在身上,估计是遇见人有兴趣,就送一本。

  凌蔚回去之后说起这件事,黎膺道:“谢家是太嚣张了。”

  “不过谢尚书的办事能力很强,他担任户部尚书之后,户部的工作做的不错。”凌蔚很客观道,“而且他也没怎么为难我,排挤什么的……又不是小孩子,我不在意。”

  而且谢家这么作死下去,即使谢家许多人的才干都不错,皇上也用得上。但若他们在皇上心中的恶感超过了他们的能力,并且有其他人可以替代的时候,就是谢家倒霉的时候了。

  当今皇帝很仁慈,不杀功臣也不可能杀儿子。但不杀不代表不处理。汉王估计没多大事,大不了就是被训斥被降爵位,谢家可就倒霉了。

  也不知道谢家怎么想的,皇后深受皇帝敬重,太子深受皇帝宠爱,皇后和太子都十分稳固,他们怎么就一条道走到黑,非要做出一副夺嫡的姿态。

  就算夺嫡,那也要等皇帝年老的时候再说吧?皇帝陛下刚步入中年,身体强壮的很,不出意外,再活个二三十年绝对没问题。大皇子那时候,都五十左右了吧?说实话,谢家就算真的想夺嫡,再让谢贵妃生个小皇子,估计还靠谱些。

  无论怎么想,都觉得谢家如今的动作很神奇。只能说,被荣华富贵、从龙之功迷了眼了。

  凌蔚没把谢家当回事,黎膺却暗地里找了谢家许多麻烦,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