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4节(1 / 2)





  李氏得知消息,也是真心高兴。

  家里添了五十多亩地,小佳也托人在府城照顾着,如今李氏对二弟二弟妹感激的不行。

  闻听陆大郎第二日一早就出发,李氏赶紧收拾了行李,又从菜园里摘了好多自家种的菜,备了几篮子家里的小吃。

  夫妻俩把石头交给七爷爷七奶奶一家帮忙照顾后,就坐上牛车,跟着村里人一块到府城去了。

  一行人是两日后到的府城,到的时候,面馆已经收拾出来了。

  虽然没开张,可面馆外头却已经设了两条长桌拼接在一块,上头用小碗成了数十碗面,由两个妇人分发给排队等候的人食用。

  这两个妇人正是陈娘子和梁大嫂。

  两人做面都是一把好手,那晚定了菜单上面条的种类后,第二日开始,宝如便让两位厨娘试做了。

  劲道的面条,配上宝如熬制好的酱料,那叫一个香啊!

  反正这会儿,面馆外头已经站满了人,不过大家还算理智,全都安安静静排队,竟然没有拥挤的状况发生。

  李氏来了好多回,不像其他几位都是头一回到这边,一眼就看出眼前这个铺子,怕就是之前宝如提到的面馆。

  只是,这不是还没开张吗?怎么倒卖起面来了?

  李氏满头雾水地下了车,也没心思细究,院子里齐氏宝如听到动静,已经迎出来了。

  牛车上下来的人齐齐喊人。

  齐氏笑道:“就猜到你们这两天会来,快快快,屋里坐。”

  说着把人让进去,又招呼着大郎他们将牛车在院子里拴好。

  这回除了大郎夫妇,族里另外来了十一人,专门备了礼送过来。虽然明知道二郎他们不日就会回到村子里,但该走的礼节还是要走的。

  几家人寒暄了好一阵,又热热闹闹的吃了个午饭。

  把族里的人送走,晚上的时候,李氏才拉着宝如问:“……弟妹,外头铺子是怎么回事儿?我看你们这,不是还没开张呢吗?怎么先卖起来了。”

  宝如一听,顿时笑了,道:“那个不是卖,是送的,每天送上一百碗,特意给人尝尝味道的,好知道以后这里会有家铺子要开,今天才是第二天。”

  “瞎。”李氏受惊不小,“每天一百碗,就那么白白的往外送?岂不是要亏死……”

  老天爷耶,这得多少钱。

  那碗瞧着虽小,却也足够一个十来岁的小子吃饱了。

  李氏拍了拍胸口,本就抠门的人,这会儿都替宝如心疼。

  “眼下虽吃亏了一点,不过这样也好。毕竟是头一回开面馆,府城面馆又多,要是不弄个唬人的出来,哪能把人吸引过来呢,先期名声打不出去,以后亏损的会更多。”

  对于自己的手艺,宝如还是非常自信的。

  果然,送面的事情一出来,先是招徕了一批看热闹的人。

  这些人原本并不是本着面来的,只是想看热闹。可长桌上面条一摆出来,那诱人的卖相,浓郁的香气,立刻勾的他们五脏庙响个不停。

  想着这两天的好形势,宝如笑笑,继续道:“就我这,还是特意请教了周老板,从他那里学过来的。一天一百碗,而且领过一次面的人,之后就不能再领了,这样一弄,尝到的人就多了,一传十十传百,等开张那天,顾客就多了。”

  最开始的时候,宝如也是十分肉疼。

  不过对于周老板,宝如还是非常信任的。

  这两天来看,效果虽然不大,但是走到街上,倒是不止一次听人提起过自家面馆,用的是“那家免费送面十天的面馆,味道还真的不错……”

  原本的担忧和肉疼散去,现在全部变成了期待。

  开张日子已经打出去了,宝如相信,真等开张那天,肯定会生意大好的。

  李氏听宝如满口生意经,已经是信服了。

  没办法,二弟妹这一年来,做出来的事情实在是太惊人了,光是那点心方子,就卖出去多少银子。

  陆家买的那么多土地,说起来可都是托了二弟妹的福。

  所以这会儿,李氏虽觉得肉疼,却也坚信,既然是二弟妹做的,那肯定是没错的。

  只不过,晚上休息的时候,李氏还是忍不住跟陆大郎嘀咕一句:“现在二弟妹,可不得了啊……”

  陆大郎夫妇这一来,宝如齐氏就没打算让他们走。

  反正距离陆二郎回来,也没几天时间了。石头在家里有人照顾着,况且这会儿也不是农忙时候,两人回家也是闲着,倒不如在府城里陪陪小佳。因此,婆媳俩几句话就劝服他们在府城住下了。

  两人也没闲着,陆大郎帮着把柴劈了,把院子里松散的家具之类全都固定好。

  李氏则去了面馆帮忙。

  结果,干完第一天回来,亲眼见过几样面的卖相,仔细尝过味道后,李氏回来口风就变了。

  又跟陆大郎嘀咕:“现在二弟妹,可不得了啊!”

  同样的两句话,只是上回,语气带了许多不理解和可惜,这一回,却全是夸赞和羡慕了。

  陆大郎听得哭笑不得。

  又隔了六天时间,前去汝州府参加鹿鸣宴的学子们便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