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第77节(1 / 2)





  除了回到封地当一个聋子瞎子,醉生梦死不去思考赵国的未来,他们还能做什么?

  邯郸城,荀况朝向朱襄离去的地方眺望。

  照顾他的儒家弟子叹息:“若朱襄公并非入秦,我等便跟随朱襄公同去了。儒不入秦,为何是秦国呢?”

  荀况白了他一眼:“蠢货,儒不入秦,然后等秦国统一天下后,被秦国排斥于朝堂之外吗?”

  弟子被骂得傻眼:“啊?”

  另一位弟子问道:“荀子,既然你想入秦,为何不随朱襄公一同离去?”

  荀况转身看向王宫方向:“我还有事做。”

  他迈步向前。

  “朱襄走得太急,无法在为他而死的人墓前哀悼。我要替他为那些人写祭文。”

  “邯郸城内还有许多人不知道朱襄为何离赵入秦,天下人更不是人人都知道朱襄为何离赵入秦。我需要写文章告知所有人朱襄遭受的冤屈。”

  “朱襄放不下蔺相如一家,放不下廉颇和李牧。恐怕有人会以他们因朱襄对赵王有怨恨为由加害他们,我要劝说赵王,想挽救名声,只能洗心革面,重用朱襄的友人。”……

  荀况道:“有很多事要做,做完后入秦。”

  不止他没有跟随朱襄离开,墨家的相和、农家的许明也都没有离开。

  他们都猜测,朱襄一走,赵王就会抹黑朱襄的名声,欺辱朱襄的长辈至交。他们在保护朱襄中没有起到作用,这点事总要为朱襄做到。

  弟子们恭敬追随:“是,荀子。”

  ……

  朱襄继续朝秦国驶去,半月后,才看到秦国新的边界。

  这半月,赵王在荀况的劝说下下诏自省,挽留平原君和平阳君,任廉颇和蔺相如为相,重赏李牧,并赦免了赵母,没有收回给赵奢的封地,赐重金让赵母回马服养老,不准再进入邯郸。

  他又命农官根据朱襄在蔺家留下的农书,改革农具,调整农时,轮种土豆……只半月时间,赵国的风气好像就焕然一新,好像迎来了新生。

  其他几国纷纷称赞,有不少文章都描绘了赵王醒悟后变成明君的故事。

  这才半月而已。

  半月后,恰巧是朱襄进入秦国之时,蔺相如以老病为由辞去相位,封地由长子继承,他携小儿子蔺贽回祖地,落叶归根。

  李牧已经回到了雁门郡,廉颇、赵胜和赵豹来送。

  蔺相如瘦得厉害,三位老人没有给蔺相如敬离别酒,只是聚在一起吃了点小菜。

  廉颇叹气:“你离开后,平原君和平阳君也要回封地了,邯郸城只剩下我一人……罢了,燕国蠢蠢欲动,我领兵出征,也不留在邯郸了。”

  蔺相如咳嗽道:“保重。”

  廉颇苦笑:“是你保重……罢了,不说了不说了,吃菜。”

  廉颇回邯郸后,“罢了”成了他最长说的词。

  赵胜和赵豹沉默地吃菜,只在离别时,说了声“保重”。

  蔺相如坐上马车,蔺贽仍旧亲自当马车夫,他们朝着洪城驶去。

  路上,蔺相如听见有人哭泣。

  他停下马车,询问原因。

  那妇人哭道,差吏要拔了她家已经出苗的小麦种土豆,还把她家门前屋后的菜地都划做了纳税的良田。

  妇人哭道:“他们说这是朱襄公所教。可朱襄公一直告诉我们土豆不要占用良田!门前屋后的小菜地原本也不收税啊!怎么能因为荒地可以种土豆就收税?朱襄公让我们用零散荒地种土豆,就是因为不交税!”

  妇人颠来倒去地哭诉,最后嘴里只剩下“朱襄公”三个字。

  好像她多念几次“朱襄公”,朱襄就会出现,驳斥这些差吏的荒谬。

  她不知道,朱襄还在赵国的时候,也不能阻止这些荒谬行为。

  蔺相如送了些粮食给妇人,然后什么也没说地离开。

  他什么都和赵王说了,但没有用,所以只剩下沉默。

  马车继续行驶,路上遇到了许多哭声,蔺相如没有再下车。

  “蔺礼,咳咳咳……”

  “我知道你很有才华,只是不愿施展。但若我病逝,你就入秦。我没有护住他,你一定要护住他。”

  “唉……是。”

  蔺贽皱眉苦笑。

  ……

  “叮。”

  蜷缩在马车里的朱襄,在睡梦中被系统提示音吵醒。

  他看了一眼系统弹出的彩色像素烟花报喜弹幕,呼吸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