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6章邓丽君东山再起之役(2 / 2)


  台下,有中国人,有美国人,也有欧洲人

  “TeresaTeng!TeresaTeng!”

  “她就是邓丽君呀,好年轻!”

  “好美啊!”

  现场氛围热烈之极!

  邓丽君原本有些紧张,但是登台之后,便没有半点紧张了。

  在一片热烈的欢呼中。

  邓丽君站在舞台上,百多人的古典乐队,在她面对,蓄势待发,准备为她伴奏。

  第一首歌,她准备唱典雅的中国古典音乐。

  “《望江南》!”

  邓丽君向乐队报上了歌曲名,百多人的古典乐队,纷纷翻到曲谱页。

  虽然这些欧美音乐家并不懂中文,但是乐谱是全世界通用的。

  在指挥家的手势中。

  乐队开始演奏起来。

  西方乐器,演奏中国古典音乐,别具一番风味!

  邓丽君唱道:“江南蝶,斜曰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整个会场,肃静,只有音乐声

  无论是能够听懂她的华人听众。

  还是其他的外国人,纷纷感觉到来自音乐的震撼。

  接着,邓丽君又连续演唱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等等十多首歌。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首接一首的中国古典诗词!

  邓丽君仿若是化作那穿越时空而来的古代宫廷歌女一般。

  甜美的芳唇,吐着音节。

  一个又一个的历经沧桑的古典歌词,被她娴熟的唱出来。

  整个听众人听的鸦雀无声,人人惊讶于邓丽君的美妙歌喉。

  等到邓丽君要退场时,台下的听众道:“邓小姐,再唱几首吧?”

  “邓丽君,支持你!”

  无数的听众的挽留下!

  “谢谢大家这么喜欢我,好吧,我再来一首!”

  邓丽君唱《梅花》:“梅花梅花满天下,愈冷它愈开花。梅花坚忍象征我们巍巍大中华,看啊,遍地开了梅花,有土地就有它。冰雪风雨它都不怕”

  现场的气氛已经达到了高潮!

  数千名的听众如痴如醉。

  连给邓丽君伴奏的那些指挥家、音乐家们也不舍邓丽君离开。

  盛情难却,邓丽君又一次被挽留在舞台上。

  邓丽君虽然很累,但是却道:“好吧,还有最后一首,我自弹自查,我要一个吉他,可以给我一个吉他就好,谢谢大家给我伴奏,但是这首歌,我不需要伴奏了!”

  邓肯中心音乐会展的工作人员,找来了一面吉他。

  吉他是一件很摇滚很现代的乐器!

  与古典音乐会场的氛围,显得有点不合适,但是既然邓丽君如此受欢迎,音乐会的举办方也不介意了她摇滚一番了。

  “下面一首歌,是香港的17岁的天才小说家、艺术家张少杰先生教我的一首《仓央嘉措情歌》。”

  邓丽君小圆脸红红的,介绍:“这首歌,原本是中国藏省地区古代17世纪末至18世初的一位喇嘛仓央嘉措所写的诗歌,张少杰先生别出心裁,重新将这首歌进行了修改,使得这首歌显得摇滚与古典完美结合起来了”她先后用中文、英语,介进行了介绍,显得郑重其事!

  台下的听众,好奇心已经被勾起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