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44章水土不服(1 / 2)

第444章水土不服

苏谪、姬幽龙、秦巨巨和孟羽带着剑蓝春回到小伙伴们身边,众人对村子的安危颇为记挂,剑蓝春也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苏谪对杨圣冰道:“圣火教对村子有所图谋,我们救得了一次,但难保他们不会去而复返。能否请道门庇护此地?”

对啊!众人一致眼巴巴地看向杨圣冰。

“道门总得尽些地主之谊。”秦巨巨道,“圣火教在道门眼皮底下欺压百姓,你们这一届道门不行!”

杨圣冰无语:“你说的都是哪跟哪,我这就联络道门派一支巡山剑队过来。”

道门剑仙部弟子最多,攻击又最强横,平日巡山护卫的任务自然落在他们头上。有成百上千的“巡山剑队”在珞珈圣山定期巡逻,最高级别的“巡山剑队”队长可是天道境的剑仙。

在珞珈山上,一个道门天道境剑仙打圣火教十个天道境高手绝对没问题。因为珞珈山脉有无数依山而建的剑阵,平日不显山不露水,真正由道门高手启动后,以一当十绝非虚言。

村民们已在准备村长的后事,剑蓝春得知师父们马上要带他离开村子,心中百感交集,更多的是未来的恐惧。

“师父……我知道村子地底有什么……”思前想后,剑蓝春决定坦白。

苏谪笑道:“有什么呀?”

剑蓝春从腰间摸出一把短短的土黄色的小刀递给苏谪:“我几天前掉进一个山洞,在里面看见一个很大的巨人尸体,上面插着这把刀,我就帮他把刀拔下来。我出来后洞就塌了……”

苏谪掂了掂,发现小刀十分沉重,暗自惊讶剑蓝春小小年纪力气却很大,又想起他体内浑厚的土元气,更加好奇他的身世。

秦巨巨夺过小刀:“我是用刀的,我专业!”

“我难道不会用刀?”苏谪哼道。

“你在我面前绝对是秦门弄刀!”秦巨巨相当自信。

“所以秦大巨子,这把刀有何来历?”李芸问。

秦巨巨神秘道:“此刀年代久远,定非凡品。小剑机缘巧合得到,正是修仙的指引!”

你特么说的根本是废话!小伙伴们怒了。

小剑?剑蓝春有点害怕,自己什么时候有这个外号?

“小剑啊,跟师父们说说,你想不想修仙?”秦巨巨把刀还给剑蓝春,顺带问道。

双手接过短刀,剑蓝春低头道:“想……”

“呐,我跟你说,想学诗词歌赋就找我,想学貌美如花就找吴丝丝,想学刀法就找李芸,想学剑法就找白凝霜……”秦巨巨一边说一边给剑蓝春指认众人。

但是……

“你别误导我徒弟!”苏谪第一个不能忍,上去就削秦巨巨。

“对嘛,小剑要学啥貌美如花,你就是嫉妒我的容颜!”吴丝丝怒抽秦巨巨。

“还诗词歌赋,你特么会背床前明月光吗?!”墨雨桐抄起关淑君的捣衣杵就捶。

……

剑蓝春突然有点后悔,这群人真是修仙的吗?自己拜他们为师真的好吗?不过师父们这么一闹,剑蓝春的心情莫名其妙地好了些……

小时候爹娘给剑蓝春讲珞珈圣山神仙往事,常常说到那些神通广大的上仙,没想到他也有接触上仙的机会,希望这些上仙不是假的骗人的。自己会不会是某个故事的主角啊?

里不都是这样的么,小小山村平凡少年,偶遇高人踏入仙途,修成神通衣锦还乡,故人皆死独自长命……呸呸呸!这是什么鬼!

剑蓝春心潮起伏,看起来则有些木讷,苏谪以为他新来乍到不习惯,也不勉强。等众人将剑蓝春带回半山仙庐,一群地道境高手坐在一起讨论如何教剑蓝春。

“首先杨圣冰记一大功,小剑天赋异禀,差点埋没了。”秦巨巨有一说一,先表扬杨圣冰。

“我们这里没有厚土宗的道友,但道法殊途同归,只要他想学,什么都可以教他。”苏谪道。

“他体内的土元气你们看出没有,那是息壤,息壤啊!”孟羽惊叹道。

息壤,坌土也。“息土不耗减,掘之益多,故以填洪水。”

上古时大禹之父鲧用来湮灭洪水的神土,厚土宗得到一部分便奉为镇派之宝。

由于息壤充斥剑蓝春的经脉,疏通一点又会长出来,所以剑蓝春的经脉永远是堵塞的。加上小山村哪有神医,又不修炼,只当是他血气不畅而已。

元气皆可流动,比如金木水火土,都可在经脉中循环流转,可剑蓝春经脉中的元气就是息壤,息壤就是他的元气。若非天一门和厚土宗经常打架,说不定还没人认识息壤。

苏谪道:“我想了很久,有个办法请大家探讨下。剑蓝春的经脉被息壤堵塞,只有想办法疏导,但息壤越疏越多,又很矛盾。若我用秋水将他体内的息壤全部封印到他丹田里面,在丹田外留一点出口,由于息壤遇水必定生长,所以通过那一点出口生长溢出的息壤也足以在他的体内流转,控制少量的息壤应该问题不大。而且用息壤催动法诀,威力肯定比土元气强。”

这一点苏谪深有体会,因为他体内的秋水弱水都是真实的水,并非单薄的水元气。其实纯粹的金木水火土都能用作元气,甚至不纯粹也可,元气这种东西好比柴禾,施展出来的法术好比火焰,绝大部分东西都能用来生火,就看温度够不够罢了。

因此息壤也能用作体内流转的元气,就看剑蓝春能否有毅力控制,还有他的经脉有没有那个韧性承受。

众人接受史晋对剑蓝春“注水之子”的称呼,反正到了地道境的确要考虑收收徒,作为各门各派的天才弟子,自然要肩负起传承道法的职责。

秦巨巨仍旧不忿:“说我取名不好,你取的‘注水之子’也不怎样。人家明明用土,你非要叫‘注水之子’,明显水土不服!反正我不服!”

苏谪笑道:“我的方法正是得到‘水土不服’的启示。”

“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弱逢土,必为淤塞。”

水土不服,但也可用来制衡。等以后剑蓝春修为高深再解开封印,以息壤的特性,只要他扛得住,他的元气几乎是用之不竭。

正因如此,众人看得出剑蓝春的潜力无限,都感到欣慰。他们做弟子太久了,一直以来都是受前辈们庇佑指导,现在终于可以作为前辈解决后辈的难题。有受有予,薪火相传在这一代弟子中开始走向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