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皇后每天逼朕营业第34节(2 / 2)


  谢景元吃的虽然快,却没什么声音:“放心吧,我心里都有数。”

  柳文渊不再多问。

  等谢景元走的时候,柳翩翩从西厢房走了出来。

  “谢大人要走了?”

  谢景元大大方方地看了她一眼:“多谢大姑娘这些日子的好饭菜和好衣衫。”

  柳翩翩正经给他行了个礼:“我祝谢大人此一去鹏程万里,扶摇直上。”

  谢景元一咧嘴:“别别别,别咒我,我不想鹏程万里,我有吃有喝就行。大官有什么好当的,日夜操劳,狗都不干。”

  柳翩翩被他逗得忍不住笑起来:“那我就祝愿谢大人以后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谢景元的桃花眼一眯:“这还差不多,我在屠户那里给你们多定了两头羊,回头会给你们送过来。天冷了,多吃点肉暖暖身子。”

  柳翩翩的笑容迟滞了一下,心里升起一股暖意。这个混不吝做事情其实蛮周到的,他要是一下子把羊全部拉回来,家里人肯定要跟他客气,索性提前订好,再让人家分批送过来,免得浪费口舌。

  “多谢大人,大人请稍后。”

  说完,柳翩翩折回西厢房,拿出两件羊皮小马甲:“大人,这是昨晚上我带着三个妹妹做好的,您和铁柱穿上,能防风。”

  在西北,稍微像样点的爷们都有羊皮马甲。谢景元不缺钱,但没人给他做,他也看不上外头成衣铺子里的手艺。

  昨儿他买了羊皮,柳翩翩连夜给他赶制了两件。

  谢景元接过两件羊皮马甲,对着柳翩翩一笑:“多谢大姑娘。”

  说完,他将马甲递给铁柱:“铁柱,走了!”

  柳文渊对着妹妹温和一笑:“快进屋去,我去送送他们。”

  柳翩翩嗯一声,目送谢景元和铁柱消失在大门外。

  从出京城第一天开始,她天天都跟谢景元在一起,甚至还在一个屋里住了两个晚上。这个混不吝每天嘻嘻哈哈,说话呛死人,但其实心很细,一直在帮助他们兄妹两个。

  他这忽然一走,柳翩翩还感觉有点舍不得。

  柳翩翩忍不住笑了笑,早点再给他们做两件棉袄,把火炕弄好,下次他们两个回来就能单独住耳房。

  大门外,两匹马正要出发,隔壁韩家大门打开了,韩一啸急了:“铁柱,你要去哪里?”

  铁柱嘿嘿笑:“韩二哥,我要跟我们少爷去军营,等我回来后再跟你比试,你要好好练武啊,别偷懒。”

  韩一啸眼睁睁看着主仆两个策马而去。

  柳文渊拍了拍韩一啸的肩膀:“韩二弟,你要是真想比试,等会子来找我吧,不过我最多五天跟你比一次。”

  韩一啸本来失望的双眼顿时开始放光:“柳大哥,那我回去吃饭,等会儿就来。”

  柳文渊笑着点头:“好。”

  这胖小子天生好武,要是教导好了,以后说不定也能送到军营去保家卫国呢。

  想到这里,柳文渊心里又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殿下怎么样了,希望他能好转,王妃娘娘肚子里的孩子也快出世了。

  且不提柳文渊怎么教导韩一啸,两天后,柳元济的学堂正式开起来了,谁都没想到,他收到的第一个学生居然是裴谨言。

  为了到柳家来读书,裴谨言跟父母已经闹了两天的别扭。这个从小到大都听话的好孩子,第一次忤逆父母。

  裴景程和裴太太虽然日常跟柳家有走动,但并不是太亲热,怎奈何儿子是个死心眼,非要去跟柳元济读书,理由是柳元济学问好,学堂里的先生只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举人。

  当父母的哪里能拗得过孩子,裴景程只能依了儿子,带着裴谨言上门来询问。裴谨言要去学堂,他不去问柳元济,反倒先来问柳公绍和柳文渊。

  裴景程奇怪:“怎么不直接去见柳先生?”

  裴谨言谨慎回道:“爹,柳先生一心做学问,许多琐碎的事情都是老太爷和柳大哥在帮他打理。”

  裴景程哪里知道儿子的小心思,听从儿子的话,带着厚礼敲开了柳文渊的家门。

  裴谨言一进柳家大门就看到院子里的四姐妹。

  四姐妹用谢景元送的料子做了许多新衣衫,还给自己堆了绢花,十几岁的姑娘,就算没有满头珠翠,一朵花儿就是最好的点缀,衬得四姐妹娇俏可人,而其中最显眼明亮的就是打头的那一个。

  柳翩翩见到裴家父子后带着妹妹们行礼,裴谨言忍不住悄悄瞥了一眼。

  柳翩翩反问道:“谨言,怎么没把你妹妹带过来,她一个人在家里也无事可做,来我家里也热闹些。”

  裴谨言温声回道:“多谢柳姐姐提醒,明日我就把妹妹带过来,还请柳姐姐代为照看。”

  裴景程是过来人,忽然察觉到儿子的一丝异样。

  他摸了摸胡子,好小子,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作者有话说:

  今天就这么多啦,入v前三天都会改为0点发文,感谢小可爱们的支持。

  欢迎留爪印,今天红包多多哦~

  第36章 寻生计差事落定

  柳公绍听说裴谨言想去儿子的学堂, 欣然答应:“谨言学问这般好,哪个先生不喜欢呢。只是我有言在先, 老大他虽然醉心于学问, 但他并未当过先生,你乍然换个先生,会不会不适应?”

  裴谨言躬身回道:“老太爷, 俗话说先生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晚辈自问还算勤勉, 定然会好生跟着柳先生读书。更别说柳先生传胪之身, 先生能教导晚辈,是晚辈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