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皇后每天逼朕营业第36节(2 / 2)


  谢景元嗯一声:“大姑娘,我还有件事儿的麻烦你。”

  柳翩翩笑着把包袱放在铁柱身边:“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您客气了。”

  谢景元一边吃一边道:“我是不耐烦弄这个的,你哥非让我弄。我给你些钱,你去帮我买些礼物,送到指定的几家去。就说,嗯,就说你是我表妹,我在这里没有亲眷,你帮我打理这些琐事。”

  吴氏和柳公绍的眼神闪了闪,柳翩翩毫不犹豫应承下来:“您放心,定然给您办妥当了。怎么送礼您这边可有什么章程?”

  谢景元毫不在意:“随便,我又不指望升官发财,我一个混日子的人,不用去巴结人。”

  柳公绍心里又叹气,真是不懂事,趁着孟将军喜欢你,还不想办法往上爬一爬。

  旁边薛氏忽然神来一笔:“谢将军,翩翩小孩子家不懂事,哪里会打理这些,您把钱给我,我去给您办。再说她一个大姑娘家家的,也不好替您去跑。”

  薛氏话音一落,满屋子变得静悄悄。

  众人都惊呆了,谢景元有多讨厌薛氏,家里谁看不出来。

  谢景元也惊得从碗里抬起头,疑惑地看着薛氏:“大太太,你生病了?”

  铁柱噗呲一声笑了出来。

  谢景元明白了,定然是银子勾起了薛氏的兴趣。

  谢景元笑一声:“多谢大太太,我可不敢劳烦您,我怕你克扣我的银子。”

  柳翩翩把头扭到一边去偷笑,薛氏的脸立刻张成猪肝色。

  吴氏咳嗽一声:“老大家的,你不是说你照顾老大和七郎很累,好容易过年了,你歇歇吧,让几个丫头自己操办。”

  薛氏讨了个没趣,碰了一头一脸的灰,只能低下头继续吃饭。

  谢景元吃过饭嘴巴一抹就要走,临走时踢了踢铁柱,铁柱立刻从怀里掏出一张两百两的银票递给柳翩翩:“大姑娘,劳烦您了。”

  柳翩翩没接:“谢大人,要这么多吗?”

  谢景元点头,将要去哪几家说了一遍,说完后又道:“一百两买礼物,剩下的给你们姐妹几个的跑腿费。”

  薛氏的眼睛都直了,几个死丫头那里配那么多跑腿费!

  柳翩翩笑道:“谢大人,我们又不是小孩子,干点活还要跑腿费。”

  谢景元看着柳翩翩,见她神色间似乎很高兴,没有刚出京城时的抑郁,心里也跟着欢喜起来,她终于从秦孟仁之事中彻底走出来了。

  “无妨,你哥教我的,不能白使唤人干活,你要是不要,我得去问你哥,他是不是跟我瞎说呢!”

  柳翩翩哭笑不得:“那我就多谢谢大人的跑腿费。”

  谢景元嗯一声,让铁柱带好东西准备走:“大姑娘,遇事不要忍让,人活一辈子,自己高兴才要紧,别当圣人,没人会感激你,只会天天想欺负你。”

  柳翩翩心里的感动又泛了起来:“多谢谢大人教导,我省得。”

  谢景元收回目光:“我走了,初十争取带你哥一起回来。”

  主仆两个一阵风一样走了,柳翩翩重新回到座位上端起饭碗继续吃年夜饭。

  吴氏有些不放心:“老头子,谢大人要去的都是什么人家?”

  柳公绍眯起眼睛笑起来:“孟将军家肯定要去的,剩下有三个他的上司,还有两个平级,这些人家估计是大郎给他圈的。就景元这性子,再想不起来要去送礼的。”

  吴氏笑起来:“这倒是,这孩子虽然有本事,但总感觉还是贪玩的性子。”

  柳公绍慢慢喝酒口:“他不是贪玩,他是被谢家人和安阳郡主伤透了心,索性明哲保身。好在还没有破罐子破摔,有救。你看大郎让他送礼他就送,出手还这般大方。老婆子,明儿你带着大丫头把礼单子拟好,照二百两银子花。”

  柳翩翩笑起来:“我也是这个意思,谢大人给我哥寻了差事,我帮他买点礼物,岂能要什么跑腿费。”

  柳元济在一边不说话,中间不时给父母夹菜。

  今日大年夜,柳公绍主动问儿子:“老大,学堂可捋顺了?现在一共几个学生?”

  柳元济恭敬地回道:“一共六个学生,都是过了府试的。”过了府试就是童生,都算是科举有望的人。

  柳公绍鼓励了儿子两句:“做学问这一块咱们家没人能比得上你,往后你好好当先生,出去了人人敬佩你。要是让我知道你出去跟一些乱七八糟的人聚会,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柳元济连忙道:“儿子不敢,父亲放心。”

  说完了儿子,柳公绍又看向孙子孙女,最大的柳翩翩过了年就十七岁了,该给她找个婆家了。她不定下,底下几个弟弟妹妹不好说亲事。

  薛氏同样看向柳翩翩,如果上次她没有被歹徒夺了名节,倒是个好人才,在边城找个鬼地方,什么样的好人家说不到。

  柳翩翩敏锐地察觉到薛氏的打量,立刻抬头眯眼看着她。

  “二娘,等会子包饺子您擀皮好不好?大嫂要带孩子,我们姐妹几个手上没劲儿。”

  薛氏在心里骂,拎着烧火棍打人的时候你有劲,擀面就没劲。小蹄子,一肚子心眼,定要给你定个刁钻婆婆,再加几个刁钻的大姑子小姑子,让你去耍心眼子。

  柳翩翩才不管薛氏心里想什么,开始跟几个妹妹说闲话。

  她先给月升夹了一筷子菜:“过年都好生歇一歇,针线放一放。”

  吴氏也道:“三丫头,往后你手里的钱都留着吧,别再贴家里了,如今家里日子还过得下去。”

  月升温和地笑道:“好,多谢老太太。”

  薛氏听到一声三丫头,心里又暗恨起来,她女儿还在京城苦苦挣扎,这家里却没有一个人担心她的女儿。

  既然如此,你们就别怪我狠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