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二分之一剧透第115节(2 / 2)


  ——肢体健全,面貌端正是大周官吏选拔中难以绕过的一条,但在开了药科跟丹科后,一些头脑聪明但身体素质不够强的人,拥有了另一条向上通行的道路。

  钟知微本来打算让人去负责后勤伤员治疗事宜,然而那些药士们听话后,却摇了摇头:“学生其实并不擅医道。”

  “诸位既然不擅长医道,那所擅之事,莫非是药物管理么?”

  药士笑:“将军所言,虽不中亦不远矣。”

  钟知微其实不太理解对方的话,但没过几日就明白了其中的缘故。

  药士们过来的时候,还携带了一批特殊物资,并在保密的状态现下,对物资进行了进一步处理,最终的成果是,乌流部的叛军们在一个无风无雨的晴天里,听到了一声声能够震碎听他们心脏的巨大爆炸声。

  经由后世之人考证,这是火药第一次运用于实战当中。

  ——把研究炸药的学科称为药科,大周孝明皇帝显然是有点子幽默在身上的。

  昭明年间,许多药士专用的课本上都写有“一硫二硝三木炭,加点白糖大伊万”的句子,然而不管是同时代的人,还是后世之人,都无法彻底理解最后那三个字的含义,最为权威的解读是“大伊万”三字来自于南地方言的音译,是强烈爆炸的意思。

  一些内侍们曾经听皇帝解释过火药出现的缘故,据说那是因为她弄错了某个目标,否则早在昭明元年,黑火药就已经可以面世。

  没有人知道,温晏然那句话中提到的目标是昏君与明君的立场变化,她真正的意思其实是“如果不是打算做昏君,在刚穿越的时候,就已经能够把黑火药手搓出来”,大多人都认为,作为一个在治理国家之余,还特别热爱科学研究的人,天子走点弯路也是难免的,幸好在结果上,对方的种种尝试都非常成功。

  第174章

  雷鸣般的声音在城楼上响起,乌流部首领只觉自己的耳朵嗡嗡作响,一时间几乎难以自持,想要说些什么,然而张开嘴的时候却无法发出声音,喉咙里充满了铁锈的味道,耳朵中更有血液渗出。

  这个世界的人,第一次直面火药的威力,临原城中的叛贼们立刻陷入到了巨大的慌乱当中,几乎以为自己遭遇了天谴。

  此时此刻,城中的大部分人其实都已经失去了战力,只是边地城池水泥糊得太厚,官兵们一时间还无法攻破而已。

  钟知微站在土楼上,往临原城那边远眺。

  遭遇来自火药的降维打击后,叛贼的士气一溃千里,官兵想要胜利只是时间问题,这跟战术无关,完全是科技水平的碾压。

  钟知微轻声:“起风了。”

  一位药士找到了钟知微,向对方行了一礼:“请将军调投石车来。”

  随着水泥推广,城墙坚固程度得到了大幅提升,旧式的投石车其实已经慢慢减少了使用,还好定义这边尚且有些储备。

  见识过了火药威力的钟知微爽快地给人把投石车调了过来,又问:“这是打算做什么。”

  药士回答了几句,见钟知微似有怀疑,又笑道:“口说无凭,我等学习数载,直至今日,方才能够一展所长,还请将军拭目以待。”

  投石车所用的石块重量通常能高大百斤,药士们改放了一些陶罐在发射处,等机关启动后,那些陶罐在空中划出一个抛物线,精准地落在了城中。

  乌流部叛军本来十分慌乱,但在陶罐炸开后,反而露出了惊喜之色:“莫要慌乱,里面的只是一些麸皮稻草而已!”

  这里的叛军统率到底是一族首领,见状强自镇定下来,同时抽出佩刀,砍了几个尤其失措的小将,竭力维持秩序。

  临原的风不大,但是干稻草碎末的重量太轻,被风一吹,立刻纷纷扬扬地飘飞起来。

  城外的药士们见状,停下了往城中投掷陶罐的动作,改成了发射火箭。

  ——大周的火箭跟现代意义上的火箭无关,兵卒们只是将箭头用麻绳包裹起来,浇上油,点燃了射出去。

  钟知微不明所以,看向那位药士的时候,却见到对方拿了炭笔跟木板出来,正在不断书写些什么。

  “老师有令,让我等一定要将数据详细记下。”

  钟知微起了些兴趣,询问:“不知足下受教于哪位博士门下?”

  “回禀将军,我等都是任博士的学生。”

  ——温晏然在知晓自己的穿越路线产生了根本变化后,就亲自挑选了一些聪明好学之人来教导部分简单的理化知识,任飞鸿算是其中尤为出色的一个。

  就在钟知微正在跟药士交谈时时,忽然在营地中听到远处传来一声巨响。

  这一声响如地裂,如山崩,若说之前那些火药爆炸时,就已然让许多兵卒面无人色,此刻便近乎于神丧胆落,几乎不跟相信这是世间应当发生的事情。

  反倒是那些看似文弱的药士们保持住了镇定,彼此击掌赞叹,十分喜悦:“果然如陛下所言!”

  钟知微注意到,有几位药士在木板上匆匆写着些什么,其中就包含了“粉尘爆炸”四个字。

  “……”

  作为一个典型的大周人,钟知微就算不是特别相信玄学,对于皇帝天命所归而且无所不能这一点,也是十分有自信的。

  旁人无法理解现象中原理,只会觉得天子格外厉害,连天雷都能随意驱使,唯有温晏然本人清楚——散碎的干稻草本身是可燃粉尘,因为本身质量低,容易弥散在空气中,被点燃后,就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局部压力急剧增大,最终产生爆炸。

  不过即使有了可燃粉尘,爆炸也并不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能有现在的结果,大约是因为乌流部的运气格外不好……

  *

  就在药士们进行数据记录的同时,太康那边,也在争论天子返驾的事情。

  朝中大臣大体分为两派,一派是希望一切从简,让天子尽快赶回建平,另一派则坚持必须恪守天子出巡的所有流程。

  双方互不相让,而且都有自己的道理,第一派的人觉得战时一切可以从权,以平定叛乱为要,另一派则认为,越是情况危急,越是要稳住姿态,若是皇帝匆匆返回建州,地方大族也会心生慌乱。

  天子知道此事后,在百忙之中特地抽空关心了一下两边的争论情况,并友善提醒他们动作快一点,最好赶在仗打完之前给出定论。

  会这么做,自然是因为温晏然信心十足,认为钟知微有能力迅速解决定义问题——她这还没算上同在北地那位“不会打仗”的师小将军。

  不过这次温晏然难得没能猜得全对——乌流部虽然被迅速解决,钟知微却借此机会,挥军向北,与罗嘉国正面对上。

  五月初,临原之战大捷的消息传来太康。朝臣们还没为此议论出结果来,就在七月初收到了罗嘉国战败,向大周称臣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