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玲珑四犯第82节(2 / 2)


  果然,一队人马举着火把转眼而至,那来势汹汹的模样,是铁骑军无疑。

  李臣简冷笑了声,看来李禹简终究还是不打算放过他,他一把将云畔护在身后,抽出了剑。

  江珩吓得舌尖一麻,心道坏事了,还是来得太晚,不及将人救出去了。事到如今没有办法,幸好自己路上捡了一把刀,还能稍作抵抗。

  此情此景,难免其言也善,便回头对女儿说:“巳巳,爹爹往日有很多对不起你的地方,望你不要怨怪爹爹。”

  云畔倒并不畏死,但听见父亲这样说,眼里反而涌出泪来。

  那些铁骑军没有议长短的兴致,他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取魏国公夫妇性命,所以进了院落不由分说,举刀便砍。

  “当”地一声,刀剑相击,发出一声骤响。

  云畔下意识闭上了眼,满以为那刀锋应当会朝自己劈过来了,不料却听见了陈国公的声音,一面拼杀一面大喊着“四郎”。

  李臣简怔了怔,没想到如此紧要关头,这位大哥竟会放弃与楚国公在内城对决,出现在这里。

  火光照亮陈国公的眉眼,他脸上沾着血,看上去形如鬼魅,惨痛地说:“铁骑军人马众多,三郎调遣了天德军的旧部,我纵然早有准备,兵力上仍旧不敌。”反正已经到了这一步,打定了主意要带他们杀出一条血路,便咬着槽牙道,“长巷外有马,你带着弟妹先走,我来断后。”

  李臣简望着他,心知自己坚持了那么久试图看清的人心,今日终于见到了。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他没有想着保全自己的家小,却先来营救他们,这份情义,够了。

  所以他没有如陈国公说的那样,带上云畔先行逃命,反而扬起手,坚定地挥了挥。

  很快,夹道外有人翻墙而过,是方敢率领的精锐,转眼将那些铁骑军全数歼灭,然后回身抱拳回禀:“团练,卢龙军受命攻占十六门,算算时候,现在应当已经进入安远门了。”

  安远门是内城北门,离大内仅三里之距,就算铁骑军攻入禁中,也可以很快反击。

  陈国公很意外,愕然望向李臣简,他笑了笑,拱手道:“我已经为大哥安排下一切,殿前司失利也无需担忧,自有卢龙军驰援。”

  他的深谋远虑出乎陈国公的预料,没想到他竟与卢龙军接上了头。陈国公想起敬夫人的话,你以真心待人,别人自当也以真心待你。他到如今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其实论兵力,自己才是最弱的,因为至始至终一直统领殿前司,不像另两位兄弟远赴外埠领过兵,到了紧要关头,后盾远胜于自己。经过这次的事,他也看明白了,忌浮对他的拥戴从来不是表面文章,是真正满腹赤诚的成全。

  “四弟……”他有些说不出话来,横刀的手微微打颤。

  李臣简那双敏锐的眼睛望过来,依旧心无尘垢,虔诚地说:“我愿助大哥扫清前路,成就万世基业。”

  其实到了这样局势下,他明明可以抛开他,奔赴自己的前程,但这几日的仔细权衡,还是让他做了这样的决定。

  自己身弱,就算占据了那个位置,也不知能撑到几时,届时引得烽烟四起,对这国家不是好事。再者……他回身望了望云畔,她专注地看着他,眼里倒映出他的身影。那样挚爱他,信赖他的女人,陪他吃了好些苦,如今又怀了身孕,他不愿意让她将来面对后宫如云,不愿意让她后悔今日甘苦与共的决定,就让她一直保持这样的热爱,爱他一辈子吧!

  他轻舒了口气,下令方敢:“你亲自护送夫人回府,命人将府邸坚守起来,不得我号令,不许撤兵。”

  云畔惶然叫了声忌浮,想问他为什么不随她回去,可是这个问题太傻了,这样时节下,一个战将,哪里能离开战马。

  她明白他的决定,只是叮嘱:“一切小心,千万千万!”

  他点了点头,复又向江珩拱起手,“岳父大人,巳巳就拜托您了。”

  江珩因目睹了这一番变故,还没回过神来,做惯了太平臣子,他哪里见过权力的瞬息万变!被李臣简一唤,顿时打了个激灵,“你忙你的,我一定把巳巳安全送回府上。”

  他放心了,抬手触了下她的脸颊,轻声道:“等我回来。”然后便披挂上阵,提着长剑迈进了夹道。

  云畔茫然看着他走远,心里乱成了一团麻,毕竟已经到了撕破脸的地步,谁对谁都不会手下留情。

  楚国公已经攻入禁中了吧,禁中的官家等人又会如何自处呢。这场君权的更迭,怕是不可能半路改变了,最后必定要有个决断,是陈国公问鼎,还是楚国公捷足先登,就不得而知了。

  ***

  那厢福宁殿里,频繁有人入内通禀,官家半躺在榻上,听着外面的奏报,脸上显出一种麻木的平静。

  太后坐在一旁,长长叹了口气,“终究还是到了这一步。”

  其实早就有预感,官家拟定二月彻底削减陈楚两位国公的兵权,还是太晚。禁中的人在筹谋,外面的人早就等不及了。

  官家惦记的,是李臣简还关在汴河角门子上,不知现在怎么样了,三郎会不会放过他。原本还盼着陈国公能勤王,没想到诸班直节节败退,恐怕用不了多久,铁骑军就要攻进大内了。

  黄门令又进来通报战况,颤着声道:“官家,铁骑军在马行街遭左右金吾卫奋力抗击,但势如破竹,左右金吾卫不敌,如今铁骑军已经闯进晨晖门了。”

  官家闭了闭酸涩的眼睛,摆手让他退下,自己挣扎着站起身,将匣子里的诏书取出来,慢慢踱到火盆前,丢进了炭火里。

  布帛燃烧起来,火焰穿破焦灼的印记一路绵延,最后彻底将诏书吞没。官家垂眼看着,知道再留着这个,对上面提及的人是最大的残害。无论是陈国公也罢,楚国公也罢,一旦得知最后拟订的人选是忌浮,都不会容他活着的。只有继续让这个位置悬空,才是对他最大的保护。

  转身望向门外,等待新一轮的战报,很快消息便传来了,铁骑军已经攻入东华门,正向内廷进发。

  大厦将倾,没想到最后竟是以这样的方式完成新旧更替,实在让人惋惜。皇后道:“官家,若是现在把诏书上的名字改一改,或许对官家是一种保全。”

  官家却摇头,“要我向这乱臣贼子低头,绝不!我宁愿与这福宁殿一起毁了,也不会把他的名字写上去。

  一旦在诏书上写下李禹简的名字,就说明他是顺应天命,算不得谋逆,将来史书上便少了他谋朝篡位的一笔,何其让人愤恨。官家是文人,这是文人最后的傲骨,即便粉身碎骨,也不向贼人摇尾乞怜。

  太后和皇后听他这样说,都默认了,反正享了一辈子的福,到这儿也足够了。官家的身子日益虚弱,谁知道还能在这位置上坐多久。反正没有亲骨血来承继宗祧,到最后江山落进谁手里,其实又有什么可计较。

  皇后搀扶着官家,重新坐回了榻上,外面的厮杀声顺着风,飘到了福宁殿里。

  官家关心的还是那些宫人,痛心疾首道:“禁中都是手无寸铁的人,难道那些叛臣要将他们赶尽杀绝吗!”

  脚步声隆隆,似乎到了台阶前,殿里的烛火剧烈地摇动起来,整个殿宇都在打颤。

  甲胄的啷啷声,伴随皂靴沉重踏地的声响,终于迈进前殿,每个人心里都升起了绝望的预感,来了……终于一切还是来了……

  厚重的半边垂帘被打了起来,一行人闯进了内寝,复又退后半步,单膝跪拜下去,“臣等救驾来迟,还请官家恕罪。”

  昏昏噩噩的官家支起身子,才看清面前跪着的不是李禹简,而是李尧简与李臣简,顿时心下一松,“起来……都起来……”

  真是菩萨保佑!皇后和太后喜不自胜,太后掖了泪问:“那个大逆不道的三郎呢?如今人在哪里?”

  陈国公拱手道:“回太后,御龙直在紫宸殿将其擒获,如今人已经押解起来,听候官家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