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之王府小娇妻第26节(1 / 2)





  那婆子只是笑:“主子让我告诉姑娘, 上元戌时一刻约姑娘在花宝斋旁的拱桥上见面。”

  杨芙一听花宝斋三字,莹润可爱的面庞立刻绽出笑意:“回去告诉王爷, 我一定去。”

  婆子连连点头答应着出去了。

  这还是新的一年里第一次得到王爷邀约, 杨芙心情极好,哼着小调掀门帘进了房。

  王嬷嬷也听到了二人的对话,皱眉道:“王爷给姑娘传话向来要知会我一声,今日怎会只派个婆子来?”

  “这也没什么, ”杨芙挽挽衣袖,笑着继续砚墨:“许是王爷随口叫她来的。”

  “这婆子我向来没见过,不像是王爷身边的人。”

  “王爷身边侍奉的人多,您又来国公府一段时日,不曾见过也是有的。”

  王嬷嬷皱眉,面上隐有忧色。

  杨芙只道约会的地点是在二人去过的花宝斋附近,便也不再生疑,一心一意准备着上元节的约会。

  上元节一早,杨芙便和父亲,哥哥一同去了京郊道观,如今正逢年节,来此地的人络绎不绝。

  杨芙却不是来上香的,她跟随父兄径直去了后院,和许久未曾谋面的母亲一起吃了顿饭。

  国公夫人是极为奇特的女子,生下杨芙没几年,便开始沉迷道教,不仅每日磕头上香,和丈夫一起虔诚侍奉祖师,还因为得道高人说她不宜和亲人常见面,便索性搬到道观居住,就连琴昭大婚,大年夜也不愿归家露面。

  国公夫人一身藏蓝道袍,看到儿女也是淡淡地抬抬眼,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却没说上几句话。

  杨芙在心底不由叹口气。

  上一世,她和江砚闹到非卿不嫁娶,母亲也是知道的。只是母亲并没有对她的婚事多加干涉,只是寥寥几句给杨芙讲了讲她和江家之前的矛盾,便让杨芙自己去做选择。

  但杨芙不觉得这是母亲的开明,她更相信是母亲懒得管这凡间俗世……

  即使国公府被抄祖母去世,她哭着去找母亲时,母亲也只是叹口气,继续修道去了。

  杨芙有时候也会想,上一世,母亲知道自己死讯时会是什么表情呢?

  但再转念一想,亲人间的情分淡到这种地步,再去想也无甚用处。

  吃罢饭已是酉时末,冬日将坠,天色沉沉,杨楫随靖国公一起去宫中赴宴,杨芙则准备顺着河沿走到拱桥,早些和顾怀璋见面。

  谁知刚走到东市,便和杨蕖等七八个本家姐妹碰了面。

  杨家同辈的女孩们都盛装打扮,并肩而行格外引人注目,她们调笑道:“阿芙,我们还以为今日你就在道观过了,谁知你出来也不叫我们,这是打算去见谁呢?”

  杨芙对上元节并无兴趣,只因要去拱桥和顾怀璋碰面,才在今晚出门。此可只得应付道:“本是刚下了马车,没曾想碰见姐妹们。”

  “那我们一起去放河灯吧,别误了吉时。”

  杨芙无奈,好在还没到戌时一刻,她也由得被这几人拉到河边。

  几人刚点亮莲花灯中的火芯,便听身后有人叫道:“阿莞!”

  众人回头,只见魏夭夭捧着一盏河灯,抿唇向她们微笑。

  虽然魏家和杨家不算和睦,但此刻良辰美景,众人也不介意,都笑着上前和魏夭夭打招呼。

  魏夭夭一怔道:“今年上元节,只有你们几个人一起过?”

  楚莞以为她在问琴昭,便道:“小姑姑在家养胎,今年不能和我们玩了。”

  “想不到这么快就有喜了。”魏夭夭笑着祝贺两句,依然迟疑道:“那……你家旁的人呢?“

  “哥哥被皇上召进宫中侍宴,大姑家的表哥也不曾回京……”杨芙奇道:“我们家就这些人呀。”

  魏夭夭却似乎是松了口气:“这样便好。”

  上元夜,天色如水,满月遥挂。

  几个年轻的男女都安静下来,蹲在灯火璀璨的河沿,看着自己的河灯在波光闪烁的湖面上越飘越远。

  杨芙静静凝视随水飘远的点点萤火,又是上元夜,却已是前世今生,她心头涌起极强的飘渺之感,不由得轻轻叹了声气。

  旁边的杨茉听到了,扭头问道:“阿芙有心事?”

  杨芙一怔,忙笑着摇摇头,顺着热闹的人群往上游走。

  走在身旁的杨茉又轻声俏皮道:“方才夭夭放的那盏花灯是桃花灯呢,专为求姻缘的,我猜她心里已有情郎了。”

  杨芙心中一震,正要答话,杨家的一个小妹妹来牵她的衣袖:“芙姐姐,芙姐姐,我们去猜灯谜吧。”

  不远处,各色绫罗做成春花的模样,扎在搭起的架子上,春花中点缀的则是一张张彩纸做成的谜面。彩纸在灯笼映照下现出一团团旖旎的暖色光影。

  女孩们都被吸引了过去,三两成群的开始议论答案。

  明明是热闹明亮的场面,杨芙的眼睛却骤然黯淡下来。

  她垂了垂头,把衣袖从小妹妹手中抽出:“你和别的姐姐去玩吧,阿芙姐姐不喜欢猜谜。”

  “为什么啊?”小妹妹委屈道:“若是能猜出答案,还可以去换礼物呢。”

  “因为姐姐曾经得到过礼物……也已经知道最后的答案了……”杨芙心中泛起一丝苦涩:“姐姐很不喜欢。”

  上元夜,杨芙没有办法不去忆起江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