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在你眉梢点花灯第138节(1 / 2)





  但她这一死,就成了他心上朱砂。

  “陛下查到是卢美人杀的宛嫔后,恨极了她,当即命人将她处死。他原本还想追查当年宛嫔住所走水真相,奈何方远山实在聪明,早已将知情人全部灭了口,陛下对故皇后一直信赖,便没查到皇后身上。”

  “卢美人死了后,陛下恨屋及乌,便厌弃上了陵王,但陵王那时才十一岁,不能没有母妃,陛下便把他扔给了皇贵妃。”

  皇贵妃本没有子嗣,眼下得了儿子,本该是大喜之事,无奈这个儿子竟是个惹昭元帝恨的灾星。

  皇贵妃觉得陵王是拖累,勉强照顾了他两年,自他入翰林进学后,便任其自生自灭了。

  “明隐寺血案过后,礼部郎中周洪光因施救不急,被昭元帝随意按了个罪名,逐出了金陵,礼部郎中的缺便空了出来,皇后于是履行承诺,利用娘家关系,把方远山调任至礼部,方远山自此平步青云。”

  昭元帝自此以后,便开始派人寻找五皇子程旭的下落,奈何经年过去,竟没有任何线索。

  一直到故皇后薨逝的那一年。

  “这朝廷的职衔,越往上走,越难升迁。故皇后病重那年,方远山已经是礼部侍郎了。按说不惑之年做到侍郎之位,已算得上是人中龙凤,但他不知足,他怕他此后数年再无晋升之机,便进宫找到皇后,希望她能帮忙,让他再升一级。”

  云浠道:“他若想再升,便是尚书之位,或是兼任中书的平章事,这样的品阶,只怕倾故皇后全力也难以办到,故皇后怎么会轻易答应他?”

  “是,所以他早就留了把柄,逼得故皇后不得不答应他。”

  程昶问:“你的意思是,当年明隐寺血案,五皇子程旭与那小太监之所以能活下来,是方远山暗中保下的?”

  “世子殿下所言正是。”宁桓道,“当年五殿下与小太监不过两个孩童,之所以能在这样大的血案中脱生,乃是因为方远山暗中命人放走了他们。但是他保下他们并不是因为好心,而是想留两个活口,证明故皇后曾命人害过宛嫔,这才令宛嫔和陛下分别经年至死不能相见,他是为了拿住故皇后的命门,以便再次高升。”

  “方远山告诉故皇后,这些年,他一直派着人暗中跟着五殿下,随时可以将五殿下与他身边的小太监带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  唉,这一段儿还差一点写完,写不动了,明天接着。

  感谢在2020-02-11 00:28:42~2020-02-13 00:12:1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娇娇、魏魏153 2个;en酱、暴雨霏霏、应绘、max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我爱小雨点 28瓶;豬豬。、落涵、你说什么是什么。、子小艾 10瓶;燕四十三 8瓶;绵绵酱饭、21278445 5瓶;脸大也能帅 3瓶;哼哼的圈外女友、书鱼、啦啦啦~ 2瓶;既孤且勇、24680253、慕溪、cpc、瑜珈、39931076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一三一章

  明隐寺血案过后, 故皇后日夜受梦魇折磨,终日缠绵病榻, 身子已一年不如一年。

  被方远山这么相逼, 她痛定思痛,终于决定不再忍耐, 将一切实情告诉了昭元帝,从她是怎么对宛嫔起了加害之心,到老太监暗中保下宛嫔;从方远山是怎么发现宛嫔活着, 到她是如何教唆卢美人杀害宛嫔;从方远山是如何放走程旭与小太监,到他贪得无厌,还想利用这二人挟制她,想要再次高升。

  昭元帝听后,震怒异常, 立刻问斩了方远山, 并且发落方府一家。

  “所以, 当年方远山被斩,并不是因为中饱私囊和写错太|宗皇帝的名讳?”程昶问。

  “不是。”宁桓道,“方远山爱惜前程, 做事仔细,为官也算清廉, 但他真正犯下的罪行, 比明面上的要大得多。”

  云浠问:“那这些事,阿嫂……方芙兰她知道吗?”

  “应该不知道,这些事毕竟是天家秘辛, 常人不可能知道的,且当时事发太快,故皇后将实情告诉陛下的当夜,陛下便命人缉拿了方远山,第二日就降罪问斩了,再一日,方芙兰之母虞氏也自缢了。”宁桓道,“不过我知道得也不详尽,当时宫中大事接踵而至,方府抄家,故皇后病危,塞北蛮子入侵,陛下急派人寻找五殿下,朝堂上下乱作一团,我跟着太子殿下也无暇他顾。”

  云浠又问:“宁大哥方才不是说五殿下与他身边的小太监‘逃’去塞北了吗?”

  “是。”宁桓道,“五殿下和小太监很聪明,他们知道方远山没安好心,也知道他暗中派了探子跟着他们,所以他们趁着方府出事,甩掉探子,混入往塞北运送粮草的大军,逃去塞北了。”

  “本来只要找到这名探子,借由他寻到五殿下与小太监的下落其实不难,但是这名探子少时是个赌徒,结过不少仇家,被五殿下甩掉不久,他便被仇家找上门一刀捅死了,临终只留下五殿下去往塞北的线索。”

  程昶道:“所以,这才是忠勇侯出征塞北的真正原因?”

  宁桓点头,叹了一声,说道:“故皇后与陛下相敬如宾了一辈子,哪怕身陨,也该是荣光无限的,可惜陛下在得知宛嫔之死的真相后,对她生了厌弃之心,直到故皇后病亡,陛下也再没去看过她。”

  故皇后临终前,将故太子叫来塌边,对他说她很后悔,如果不是当年一念之差决定加害宛嫔,她身居皇后尊位,也不至于沦落到今日这个地步。

  故皇后说,其实这世上善恶只在一念之间,哪有什么天生恶人?不过是犯下一桩恶事后,一步错,步步错罢了。

  正如她当年加害了宛嫔后,得知宛嫔和程旭活着,为了掩盖当年的罪行,不得不教唆卢美人再次杀害宛嫔。

  她说:“可惜这世间缘法,逃不开天道轮回,善恶果报八个字,或许只有种善因,才能得善果吧,我当年种下了恶因,如今自食其果也是罪有应得。自从害了宛嫔后,我这十多年来,过得苦极了,没有一日真正地开心过,眼下快死了,也算终于解脱了。”

  故皇后最后对故太子说:“其实宛嫔这个人,本宫记得,难得善良温婉一个人,还有那么高的才情,她教出来的旭儿,想必与你一样,一定是仁德纯善的。”

  “旸儿,母后最后再托付你一桩事吧。”

  “母后但说无妨。”

  “眼下塞北战事将起,即将陷入危境,你找一个可靠的人,去塞北寻到旭儿,然后把他接回宫,好好照顾他,便算……便算帮母后赎罪了。”

  ……

  “其实当时出征塞北的将领已定了,正是因为故皇后之托,殿下便保举了忠勇侯,请侯爷去塞北寻找五殿下。”

  “那时太子殿下的身子已大不好了,我毕竟是殿下身边的贴身侍卫,虽然知道殿下心系五殿下安危,也不敢贸然离开……”

  岂知不久以后,塞北竟传回忠勇侯战死的消息,连五殿下程旭也无踪可寻。

  昭元帝得知此事,怕故太子自责,便将一切过错归咎于忠勇侯贪功冒进,随后降云洛为招远副将,再次出征塞北。

  故太子苦劝无果,只好命宁桓同赴塞北,查明忠勇侯战亡的真相。

  不成想宁桓刚查到一点线索,招远就叛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