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90节(1 / 2)





  入得秦王宫,上殿之后,范增行了大礼参拜,秦国国主,羸政。

  李季阳说的没错,范增这个人,有一种别人无法比拟的细心和耐心,而且他这人虽然眼光可能因为阅历的关系,放的不广,但是他能从有限的资料里看到很多东西,这已经是很难得的了。

  甘晶和张平他们对范增的印象也很好,聊了小半天,晚上羸政设宴,款待这位范增范先生等李季阳带着范增走了之后,羸政又跟甘晶他们商量了很久。

  第二天上朝,就拜范增为上大夫,赐府邸一座,良田千顷,食邑万户。

  范增简直受宠若惊!

  不过更生出了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情!

  羸政让张平将民生交给范增,腾出手来让张平整顿吏治,甘晶坐观全局,掌握大方向。

  范增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秋收!

  范增是李季阳推荐的人才,李季阳也对他大量的支持,各种秋收的农具不计成本的外放。

  而范增也投桃报李,使尽浑身解数,手段全部用了出来!

  安排的秋收程序井井有条,顺便提醒国主,开荒的多数都是流民,税率怎么办?

  “他们都是第一年来我秦国,这头三年……就先免税吧!”羸政大方得很,因为秦国粮仓饱满,不需要流民手里头那点粮食,将那点粮食留给他们,还能给秦国赚一个宽厚的名声。

  “诺!”这样的大手笔让范增也很惊讶,不过惊讶过后他就更加坚定了效忠秦国的决心。

  秦国国主不仅有长远的眼光,还有宽大的胸怀。

  秦国对流民免税的消息一传出来,各国流民更是拼了命的往秦国跑了!

  楚国的上半年,日子过的苦不堪言,流民都往秦国去,幸亏到了秋收的时候,楚国本就是产粮大国,虽然产粮欠奉,但是也能缓解一下国内的压力。

  韩国就不行了,本来就十室九空,再跟着征伐秦国,韩国的人口跑的更多了,十室九空就是韩国的真实写照。

  韩国的国力,今年又虚弱了许多。

  羸政晚上看着天下局势分布图,盯着韩国的位置看了许久……。

  第347章 外头没得卖

  立秋之后半个月,便开始了秋收,秋收之后,李季阳给盖的慈安宫和慈宁宫就竣工了。

  这一天,李季阳邀请了两宫太王太后参观慈安宫和慈宁宫。

  陪同的有王太后,国主和泾阳君,昌平君,昌文君等等宗亲外戚。

  更有无数的宫娥,内侍,禁军,和大臣们,以及他们携带的家眷。

  木头围着的围墙,早就撤走了,换上了用轻纱围着的围墙,等大家到了之后,李季阳上前一步:“请两宫太王太后揭开轻纱。”

  两宫太王太后相互看了看,半信半疑,但是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好一起伸手,扯了扯轻纱,早有宫女在旁边站着呢,她们俩一扯,后头就有人跟着扯了。

  薄雾一般的轻纱坠地,出现在眼前的景色让众人目瞪口呆。

  两栋一摸一样的宫殿,耸立在秦王宫里,宫殿好似两座小山峰一样高大,宫殿顶上闪烁着七彩的光芒。

  中间一条小河缓缓流淌,河上临空架着拱桥,拱桥将两座宫殿相连。

  宫殿四周种满了红枫,如今正是秋日,层层叠叠的深红色里夹带着金黄,偶尔还有绿叶一闪而逝。

  两座宫殿中间的小河流向前,汇聚成湖,湖里如今开满了荷花,犹如盛夏一般,更在荷花湖的中间,有一座巨大的凉亭,好像浮在水面上一样,有九曲桥连接。

  而在他们所在的地方,是两座一摸一样的门楼,上书“慈安宫”和“慈宁宫”的字样,门楼上缠满了常春藤,犹如初春的嫩绿随风摇摆。

  就差冬日的飞雪就凑够四季景色了!

  从门楼那里往里走,是铺着青石板的四米宽的大路,路的两边耸立着微型灯塔,灯塔上用的是水晶灯,可以防雨、防风、防火和透明。

  白日看着美观,晚上点亮了那可真是亮堂啊!

  李季阳给他们挨个介绍荷花池,枫叶林,常青藤,还有青石板路和水晶路灯。

  “顶上是什么东西在闪光?”终于有大臣忍不住问了。

  “房顶铺设的是琉璃瓦。”羸政淡淡的告诉他们:“千金一片。”

  李季阳看了看羸政,吹大发了吧?

  他上这个琉璃瓦,主要是美观好看,显摆用的,别说千金一片了,就是万金一片也没用,因为这是蝎子粑粑独一份,外头没得卖!

  嬴政示意他瞅一瞅两宫太王太后。

  李季阳扭头一看,当时就有点脸红,因为两宫太王太后兴奋地脸颊都粉红色了!

  秦安君太给她们长脸了!

  两宫太王太后昂首挺胸的走在前头。

  众人参观的是慈安宫,但是秦安君说了:“这两座宫殿,连用的木料都是一摸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

  进入宫殿前是一片小型广场,可以在这里起舞奏乐,但是现在这四周摆满了李季阳从空间里倒腾出来的牡丹花。

  古人虽然也养花种草,可没人真的精细的照顾过,毕竟这个时候是连国主都吃两顿饭的战国时期,人们还没吃饱了撑到没事儿干光顾着养花种草的程度。

  所以养的这么好,这么大,色还这么正的牡丹花,根本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