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2节(1 / 2)





  卫成满意的点点头,跟老爷子和何氏说:“爹娘,若是你们真要玉淑嫁在京城,那些人里头你们就好生挑一个,不然还是在淮河挑上一个便是。’’

  老爷子也没了气焰,卫成这个儿子身上官威日亦深重,比淮河那知县老爷还大,民怕官这是骨子里的,卫成一板一眼这一大通道理砸下来,老爷子就没发了,只还有两分不甘:“真不行了?’’

  卫成点点头。

  “那、这……’’老爷子没了主意,看向老太太何氏。

  卫三嫂跟卫成两个姐妹都面面相觑,还不敢置信般:“连高门大户都进不去?那皇宫是不是更进不去了。’’

  她们几个这么积极的促成卫玉淑的事儿,打的主意就是自家还有闺女呢,要是卫玉淑的事儿成了,他们家的闺女们以后不也能跟着嫁进高门大户,成大官夫人的?

  吴氏在一边小声回道:“姑姑和婶子有所不知,宫中选秀乃是要看当今陛下的意思,且每回子选秀,千金们家世最低是五品官,咱们家倒是刚好够,只这入选的千金得是官家千金,旁的亲眷一概不认,入宫后还得验身,身上有疤有瑕疵有味儿的都不能要,且要肌肤细腻,过了后还有嬷嬷考验千金们的才学,最后才是贵人们点名呢。’’

  “便是入了宫那也不是就飞上枝头了,还得看位份,新进去的小主们还得打赏下人和各宫呢,有银子的便是无宠也能活得滋润,可这要是没银子又没宠的,恐怕连贵人跟前儿的大宫人都比不得呢,谈何光耀门楣?’’

  卫三嫂等人哪里知道入宫还得经过这么多道门槛,都砸了砸舌,好半晌没回过神儿,在他们看来,入宫就是入宫,把人送到宫中就行,以后就是当上娘娘吃香喝辣了,走哪儿都有一串丫头婆子跟着,威风八面的。

  卫玉淑也不说话了。

  “便说那高门大户,除了这才情外,还得管理府中中馈,人情往来,与各位夫人的言谈,便说这衣料布匹,这大户人家的夫人不说知道所有的衣料布匹的出处,但寻常用到的,京城时新的,以及从宫中流出来的,都得知道个大概,还得与首饰怎的搭配,见什么人该穿什么布匹衣料,零零碎碎的,可不是一日能练就的,那些高门贵女们可是打小就开始学了,此外茶胭脂水粉各种珍宝等等哪一样都是一门学问。’’

  吴氏说话轻柔,但这会儿房里一片寂静,都听着她这话。

  任谁都说不出话来。

  就是老夫人何氏觉得卫玉淑千好万好,但吴氏这个孙媳妇嘴里说出来的他们连听都没听过,何谈比较。

  还能怎么比较,卫玉淑确实跟卫成说的那般,除了一张脸,一无所长。

  卫成不住点头:“宗哥媳妇说得没错,这些也只有那大户人家才能培养出来,像我们这等小门小户都是培养不了的,咱们家,也就莺姐这个嫡长女才能做到这些,有此风度傲骨。’’

  “还不是你那好媳妇偏心,教亲女儿就教的好,到侄女就不管不顾了。’’何氏刺了句。

  徐氏张口要解释,卫成先一步开了口,不满的看着何氏:“娘,你不要无理取闹了,莺姐儿是我嫡长女,自该用家中资源去培养,不过当年徐氏也只教导莺姐启了蒙,教导了为人处世,余下都是徐家派来的嬷嬷们教导的。’’

  何氏气鼓鼓的,所幸不开口了。

  这可真是她的好儿子啊,说一句顶一句的!

  卫大嫂还沉浸在女儿嫁不了高门大户的悲伤里,这会儿听到他们提及卫莺,眼前一亮:“她二叔,我可记得你家莺姐可是往那高处嫁了的,咱们玉淑可是莺姐的亲堂姐啊,莺姐嫁得好,不如让她给咱们玉淑寻摸寻摸。’’

  越说,卫大嫂越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扭头问起了何氏:“娘,你说呢?’’

  何氏本来就不甘心,也觉得这主意不错,“没错,你们赶紧把莺姐请来,这祖父祖母都到了,怎的她一个孙女都不来拜见的?’’

  姜家的欢喜院中,田姨娘身边的大丫头如琴悄悄在田姨娘耳边传了消息:“姨娘,黄姨娘说……’’

  作者有话要说:  新出炉.古板.书呆子.吏部郎中.教做人

  第87章 入宫娘娘

  清早,天还带着灰色,薄雾朦胧的,细细密密的雨水飘了下来,凉意笔直涌入。

  这种天气,就是下人们都缩在屋里少有在外边走动,姜家的角门里,平常都是婆子们进出买菜之类的,今儿婆子们大都在屋里,角门也鲜有动静儿,直到一声轻轻的“咯吱’’声儿,一个带着斗篷的女子从角门走了出来,还四下张望了几下,见无人发现,紧了紧斗篷疾步朝右边街道走去,她走得急,从长长的斗篷下还能见到那一水儿的绣着大朵牡丹的绸缎裙摆不住的晃动。

  雾气笼罩,很快人就不见了踪影。

  这一场雨淅淅沥沥的直到过了辰时末才停了下来,府上各处也有丫头们走动起来,卫莺起得晚,尤其是碰到这种天气,听着外头雨滴滴滴答答的就很是让人昏昏欲睡。

  房里光线带着几分暗淡,空气里还有淡淡的香气,不是那种女子的脂粉香,而是花香,还带着幽深清冽的味道,怪好闻的,卫莺从被窝里伸出手,一股寒气儿冒了进来,倒也不是冷得很了,这个天儿就这样,一下了雨就有寒气,再过上两月,等冬天来了,就是不下雨也是冷得很了。

  “什么时辰了?’’她问了声儿,声音里还带着点鼻音。

  颈窝处有微微的热气传来,还有几声儿哼唧声,外边安夏掀开了头一道帘子,轻轻回话:“夫人,快巳时了。’’

  “这么晚了。’’卫莺随口说了句,扭头看向睡得正熟的葫芦,这小子昨晚闹腾了好一阵儿,睡得晚,这才没起来,放平常天刚亮没一会儿就满床的打滚闹她了,哪里跟现在一样睡得跟个小猪似的,脸蛋红扑扑的,小嘴还嘟着。

  这时辰已经不早了,要不是卫莺掌了家,这正院里又都是自己人,就他们母子睡到大天亮这做派在别人家里早就挨训了的。

  “夫人,可要起了?’’安夏在外边问了声儿。

  卫莺捂着嘴秀气得打了个哈欠,眼角都沁了泪,点了点头:“起吧。’’

  话落,床跟前儿的帘子就被掀开了,安夏服侍她起身,卫莺把小葫芦搭在身上的小胖手轻轻放被窝里,又轻轻下了床,捏了捏被角,想让他多睡一会儿,等洗漱完,穿戴整齐了,这才到床边把人抱起来。

  小葫芦揉了揉眼,一见是卫莺,小脑袋又在她怀里蹭了蹭,小脸焉哒哒的,瞧着一副还困的模样。

  卫莺边给他穿衣裳边哼着道:“说了让你早点睡了吧,非要玩,这会儿又睡不醒了,我看呀以后夜里就不让你玩那些小玩意了。’’说来他玩的还都是徐家寄来的那箱子小玩意儿,什么小马小剑之类的,男娃有几个不喜欢的,葫芦这一岁多的年纪正是喜欢动的时候,外加外头天儿又冷,卫莺拘着也不让他老往外跑,这一箱子玩意可不是正得他喜欢。

  安夏抿嘴儿笑,见小主子的衣裳穿好了,又麻利的拧了帕子递给卫莺,等卫莺把小葫芦收拾好,抱着人出来,外头下人正摆着饭菜。

  知雨和王婆子也来了,卫莺也就由着她们把小葫芦给抱了过去喂着饭,小葫芦也是习惯了的,坐在知雨怀里张着嘴,还不时朝着桌上指指点点的,小厨房那头也知道夫人跟小主子都是一张桌上用饭,做的大都是小葫芦这个年纪能吃的,给蒸的炖得香香软软的各种羹,让小主子吃得喷香。

  有这小子在,甚食言寝不语是行不通的,他一个人就能在那嘀嘀咕咕说上好些时候,卫莺用了半碗羹就停了手,问道:“今儿一大早我听到有些动静儿,是有甚事来着?’’

  安夏先看了看房里,伺候的二等丫头们都退到了外间,她倾了倾身,低声在卫莺耳边说道:“是欢喜院的丫头,说田姨娘今儿一大早就偷偷摸摸出了门。’’

  偷偷摸摸出门了?卫莺有些诧异,“去哪儿了?’’

  安夏道:“奴婢遣了个小厮跟着呢。’’

  “这就行,田姨娘这人向来不爱出门,平日跟黄姨娘往来也都靠着丫头在中间传信儿,这回偷偷摸摸的,也不知道这母女两个打什么主意。’’田姨娘要见的人不难猜是黄姨娘,毕竟田姨娘以为万无一失,殊不知前些日子有丫头悄悄给她报信儿的事卫莺也是知道点的。

  她还说这母那俩怎的瞧着没动静儿呢,难为田姨娘忍了这么几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