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一十二章作精的另类修养(2 / 2)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大包梁村虽然不富有,但大多也都是庄户人家,家家有田有地,基本上除了给官府纳税完粮以外都能混个温饱。

  所以过了腊八节后,村里的年味儿便开始慢慢地浓了起来,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会去街上去买过年的吃食。

  随着进入腊月二十三以后更是天天都有事情做,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二十三日祭灶这天,苏青宁一改天天出门去铺子溜达的习惯,留在了家中。

  不过按照村里的传统,她身为女子是没有资格为家中祭灶的,只能在旁边看着苏大海亲手准备祭灶王爷的供品。

  苏大海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摆弄着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动作格外小心,神情虔诚。

  苏青宁以前在现代的时候也见过祭灶,但大多只是走个过场,她蹲在跑前以手托腮看稀奇。

  “青儿,你坐在旁边,不可对灶王爷不敬。”苏大海给苏青宁讲祭灶的规矩。

  一年到头就这一天,灶王爷最大,因为它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祭灶时,不但糖果,还要备下草料等,这些都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准备的。

  祭灶时,还要把蜜融化,涂抹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曰为:上天言好事。

  苏青宁一副受教的模样:“原来祭灶还有这么多讲究。”

  说着苏大海已经双手合十地拜起来,嘴里不停地言语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苏青宁看完了新鲜觉得没劲儿了,便出去堂屋与沈昀坐一块儿去了:“你们京城也祭灶吗?”

  沈昀沉默片刻道:“祭的。”

  “你是长子,祭灶是不是由你祭?”苏青宁还记得刚刚苏大海才说了,祭灶一般是一家之主来祭,但家中有了成年的长子之后就会让他来祭。

  沈昀摇头:“我不祭。”家中从前向来都是父亲祭,就算他已经沐冠父亲也没让他来接手,但是每次祭灶父亲都会叫上庶母生的庶弟。

  沈昀还记得在祭灶后两日的腊月二十五就是庶弟的生辰,父亲会大肆为他庆贺。

  在庶弟生辰后一日的腊月二十六就是他的生辰,可父亲却像是不知道一般,从未送过他任何东西,更不用说庆贺了。

  曾经他还小心的时候也对父亲心存过期待,但是当他慢慢长大之后,他便再也不会期待了,甚至已经死心,并且自己也刻意假装忘掉自己的生辰。

  苏青宁看他面色瞬间黯淡了,心里“咯噔”一跳,她好像说错什么话了。

  腊月二十三除了是祭灶以外,还是苏紫宁出嫁后三日归宁的日子,更是过小年。

  苏青宁一家人待到祭灶过后便要去苏家老宅去吃中午饭。

  每次去老宅苏大海一家人就没有空着手的时候,这回也没例外,除了一水儿的四色果点以外,还有猪肉十斤,一只羊腿,另外再加一件庄子上送过来的羊毛衫,一双羊毛袜。

  这是专门送给苏老三的,毕竟苏青宁一家人全都穿上了羊毛衫,总不能又让苏老三说闲话。

  苏老三还记着苏紫宁成亲那天苏大海当着那么多族人亲戚的面下他的面子,故而一看到他就别过脸去没有好脸色。

  苏大海心头一疼,一口气生生憋在了肚子里,可他爹能对他摆脸色,他却不能回以颜色,只能腆着脸强笑:“爹,这是青儿用羊毛打出来的羊毛衫,穿着特别保暖,你穿穿看。”

  苏老三用眼角余光瞟了一眼那衣衫,见是一件普通看不出什么特色的白色衣衫,比起苏大海靠前送的羊皮大袄差远了,便不带理他的。

  一旁的钱氏听了却睁大了眼睛:“羊毛衫,这不是我娘家侄女前儿个才买的吗,我的乖乖一百二十文一件了,原来竟是你们家卖的。”

  苏老三一听这么一件看起来普普通通衣衫竟然要买一百多文,眼睛不由得盯上了,双手也忍不住伸了过去。

  苏青宁背过身去悄悄地翻了个白眼,啧,瞧她这作精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