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三十五章行赏大会(下)(1 / 2)





  石岗广场,人山人海,山呼海啸,在宏广持剑向天的渲染中,每个乌魂国百姓都从喉咙深处爆发出呐喊,仿佛这一刻凝聚到了极限。

  宏广收回了金剑,插到鞘中,左手微微一压,顿时四周的呼喊声就小了下去。

  濮阳成在后面看着这一切,他知道,这场战役,让宏广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又提升了一大截,甚至于快到了狂热的地步。这其中纵使有战争不断告捷的成分,却也可以肯定,现在若是有人胆敢犯上作乱,不必宏广下令,这些拥戴的百姓,就会自行组织,生撕了那人。

  强大的民众基础,才是统治者最强力的后盾。战争不过是起了一个黏合剂的作用,把上层和下层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让乌魂国的凝聚力达到了空前。

  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就能把政令的隐患减持到最小,让百姓扫除怨念,齐心协力,共举大事。

  宏广这一石二鸟之计,的确是掌控得不错,不但有效的推广了增税政令,而且还顺带让自己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大幅度提高,让国家机器运转得更加流畅。

  “接下来,孤就要为此次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士行赏,没有他们屡立奇功,浴血奋战,我国怕早已危矣。孤作为一国之君,乌魂国之主,决定亲自封赏,以告慰这些将士的英勇与不屈。”

  话音一落,四周顿时又是一阵雷霆般地叫好声,人们热切的看着高台,等待一个个故事中主人公的出现。

  “蒙勇,邬戎山伏击战中一马当先,斩杀敌方七位将领,致使敌军的方阵大乱。原军职都统,因功绩卓越,特擢升为裨将军。”

  从高台后方走出一高大的甲士,只见他迈着大步走到宏广身前,单膝着地道:“谢国主恩典,小人日后必将尽心竭力,为乌魂国流尽最后一点鲜血。”

  宏广满意地笑了笑,低声说道:“孤相信你,你们就是乌魂国最坚强的屏障。”

  说完他把象征着裨将军的铠甲令牌递于蒙勇,面色和善,平易近人。

  “狄郑,四路大军歼灭战中豪取人头三百有余,原百夫长,现特此擢升为都统。”

  “闵羯,四路大军包围战中,独战八将,横杀士卒百人有余,果敢奋勇,率领先头部队杀入敌营,一时间敌方士卒人见人畏,有“蛮牛”之称。原裨将军,现特此擢升为偏将。”

  “你看见没,这人就是蛮牛?前些日子他的事迹可是酒肆茶馆的热门话题,据说他悍不畏死,屡屡杀入敌营,身先士卒,是一员不可多得悍将。”

  “还用你说,据说蛮牛高约一丈,现在看来虽然有些夸大,但那壮熊一样的身板,绝对超过八尺,甚至已经到达九尺,远远看去,还真是虎背熊腰,气势吓人。”

  封赏依然在继续,宏广不厌其烦地夸赞着一个个将士,脸上挂着的笑容就像是永不松弛的石盘,让每一个受封的将士都受宠若惊,心中连连折服。

  虽说这些将士都是在战场中杀人不眨眼的主儿,但面对从小就神秘瞻仰的国君,他们内心依然充满了忐忑。亲受国主封赏,这份殊荣,足以回家炫耀,流传百年。

  “晁清,血战北邬关百夫长之一,后跟随铁卫营北上,战功赫赫。原百夫长,现特此擢升为裨将军。”

  晁清缓步走到宏广身前,他那八尺高的身子显得更加壮实了,连番恶战,对于他也是一次不小的提升。

  他腰板挺得笔直,宛如百年古松,风吹日晒,屹立不倒。

  随着晁清走出来,下方的人群再也压抑不住,大声地议论道:

  “那就是血战北邬关的晁夫长,看起来果然是浑身锐气,英武非凡啊。你不知道,我家娃儿最喜欢的就是他了,说是日后一定要成为此人的兵呢。”

  “血战北邬关,以区区不到两百人,抵御六千多甲士,这份英勇,简直堪称奇迹。”

  “据说那一战打得极为凄惨,北邬关上全部铺满了残肢碎肉,血污都可以没过脚面,最后听说只剩下了二十多人,而且人人挂彩,身负重伤。”

  “当初这个事情传过来的时候,我还以为是浮夸之言呢,没想到确有其事。难怪那段时间里,人人饭后的谈资都是血战北邬关,这等奇迹,的确振奋人心。”

  “不到两百人,居然能守住北邬关,不得不让人啧啧称奇。”

  “你知道什么,当时的情况若是北邬关失守,那么我军极有可能遭到重创,后院失火,方寸大乱。如此一来,前方将士也会受到动摇,士气直线下降,成为散兵游勇。”

  “有这么严重吗?要真是如此,为何当初不多派些人驻守北邬关?”

  “你当对方领军的是虾兵蟹将?敌军主将可是烈山国的新锐将军季冠,这人擅长的战术就是奇袭,兵行险招,让人防不胜防。”

  那发问的人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随后眉间微皱,疑惑道:“你如何知道得这般清楚?”

  “我家二哥正在前线作战,所以在寄回来的家书中,有详细的提及。”

  四方越来越大的声音宏广也听在耳中,他略带赞赏地看着晁清,轻声说道:“血战北邬关,孤也有所耳闻,若不是你们的英勇抗战,现在战局恐怕大相径庭。这是裨将军的铠甲和令牌,你好生拿着,愿你将来再立奇功。”

  晁清脸上有潮红闪过,毕竟他之前也只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百夫长,首次面对国主,免不了一番心神跳动。

  “谢……谢国主,小人往后必定肝脑涂地,报效国主亲赏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