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章(2 / 2)


  “专门给大姑姑坐月子吃的。”

  几个孩子养鸡韩大鹏是知道的,但不知道这几个孩子会这么做,听着他们争先恐后说着的话,心情很好的笑得一脸豪爽。

  抱起最小的春旭,“一会我告诉你大姑姑,她肯定很高兴。”

  “可不是,我们家的大人每人才吃他们一个鸡蛋,剩下的,全都在这里了。”杨大栓带着笑容,语气略微有些发酸地说道,“大妞这是赶上了。”

  而杨春花想着她那三个鲲表哥的名字,问道:“大姑父,小表弟叫什么?”

  “韩四鲲。”

  果然,从大鲲,二鲲,现在到四鲲,也不知道大姑姑能生到几鲲。

  孔光辉来的时候,韩大鹏第一件事情就是向他炫耀这次收到的两百个鸡蛋,“你呀,可还要多多努力哦。”完全是得意的语气。

  孔光辉眼里带着羡慕,自爹娘离开后,他家就他一个人,冷清得不行,再看着这热热闹闹的一屋子人,也不知道他和宝珠什么时候才能有这么多的小孩。

  作为没成亲的男子,回神过来,脸红得格外厉害。

  “不是吧,你羡慕得脸都红了。”韩大鹏笑着说道。

  孔光辉皮肤白,所以,他脸红就很容易看出来。

  韩大鹏的声音不小,在一边玩闹的几个孩子都听见了,然后才想起,去年未来小姑父也给了压岁钱的,他们怎么能把他给忘了。

  可现在他们所有的鸡蛋都送给了大姑父,要不再开口要回一百个分给未来小姑夫,只是,谁去就成了个大问题。

  别看这些孩子小,每天跟着杨春花一起混,再加上杨天佑给他们讲的故事也是事先挑选好的,因此,他们还是非常机灵的,已经懂很多道理的,去把送出去的东西要回来,她们都会感到不好意思。

  所以,推来推去,谁也不想去。

  杨春花见差不多了,在杨春梅耳边小声地说了几句,然后,几个孩子就见他们的大姐笑嘻嘻地跑到孔光辉面前。

  “未来小姑夫,你别羡慕大姑父,那鸡蛋是给大姑姑的,回家后我们天天给小姑姑吃鸡蛋。”杨春梅软软的声音带着欢快,脸上的表情很是到位,完全是一副安慰人的模样。

  本来孔光辉脸红就是因为想到杨宝珠,如今再听小春梅这话,更是红得厉害。

  虽然韩大鹏挺失望韩四鲲不是个女娃,但对韩大福和蔡婆子来说,每一个大孙子的出生,都给他们带来满满的喜悦。

  往祖上再多数十几辈,韩家也曾经是人丁兴旺的人家,只是后来慢慢地凋零,从韩大鹏曾祖父那一代开始,就全是独苗苗,一直延续到韩大鹏。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身在县城,日子过得可以说是小富裕的韩家,会看中村子出身的长相也只算清秀的杨大妞。

  除去她本人的一手好厨艺,和有个在县学里功课不错的弟弟这两个原因外,最大的原因是八字合,当时批出多子多福这四个字时,韩大福和蔡婆子就拍板决定了这门婚事。

  再加上杨大妞进门后,连续地给他们生了三个大孙子,老两口哪里还有不满意的,只是没想到时隔五年后,儿媳妇又给他们添了一个大孙子,两人做梦有时候都会笑醒。

  对于韩大鹏起的名字,他们也挺满意的,在他们想来,多久了,他们韩家的孩子起名都没有排到过二,现在已经到四了,他们就是死了,也有脸去见列祖列宗了。

  比起洗三只有自家亲人,韩四鲲的满月酒就热闹得多,除了亲戚之外,县衙的捕快全都来了,年纪不轻的师爷,甚至县令都让人备了一份礼,更别说是韩大鹏在外所交的朋友,街坊四邻。

  在韩家的大院子里摆了二十来桌,很是热闹。

  杨春花看着大姑父在客人中来回游走,笑容灿烂,说话干脆利索,再加上他会来事的性子,能吃得这么开倒是不觉得意外。

  而这场满月酒之后,她的家人念念叨叨了好几天,亲爹说大姐夫有出息,满月酒是办得一次比一次热闹。

  爷爷和奶奶为他们当初的眼光得意了好几天。

  就是傻哥哥,那天之后,心情都好了许久,有时候还会跟着她哼着完全不在调上的曲子。

  杨春花不知道,杨春树是真心为大姑姑和大姑父高兴的,还有另一个原因,大姑父一家越是幸福,他就越有信心改变前世的艰难生活。

  高兴过后,日子还要继续,种田的种田,读书的读书,玩耍的小孩子接着玩耍,时光匆匆,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

  “小花妹妹,你说今年爷爷他们会把压岁钱全部给我们吗?”从她的鸡下蛋以后,一天一个鸡蛋的日子,让她很是喜欢。

  其他几个孩子也看着杨春花,特别是去年没有参与这事的小春榜和小春旭,亮晶晶的眼里全是期待。

  只可惜他们又一次得到小花妹妹(姐姐)鄙视嫌弃的目光。

  “春梅姐姐,压岁钱才多少,你们怎么还惦记着呢。”

  众孩子心里疑惑,完全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姑姑去县城把我们吃不了的鸡蛋换成的铜板,你们都没乱用吧?”

  “没有。”小花妹妹(姐姐)说要存好的,娘问他们要,他们都没有给。

  “乖孩子。”两岁半的杨春花学着杨大栓的模样,摸了摸小春榜的脑袋,“现在你们一人拿出你们一半的铜钱。”

  “恩,”几个孩子都没有多问,他们相信小花妹妹(姐姐)。

  从七月份开始,家里每个人都开始一天吃一个,十天后,杨大栓觉得这样太奢侈,便决定小孩子一天吃一个,大人两天吃一个。

  当然,由于几个孩子坚持将杨宝珠划到他们那一伙,所以,杨宝珠依旧是一天一个鸡蛋,每次看到孔光辉来杨家时,都会有孩子跟他说:“未来小姑夫,今天我们有给小姑吃鸡蛋。”

  倒是让这几个孩子的亲娘们心里有些发酸。

  即使是十一月份的时候,因为天冷的原因,母鸡下蛋没有那么频繁,存下的鸡蛋也不少,一个鸡蛋一个铜板,他们八个孩子,几个月下来,一人手里都有一百出头的铜板。

  这对于杨家村的孩子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

  “妹妹,我们要做什么。”

  杨春树数出一百个铜板,用灰色的布袋子装着,回头问着杨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