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惊鸿_4(2 / 2)

  就连荆鸿的笑容也转变成了苦笑——

  方才他看这太子的模样,面如冠玉,眼神灵动,分明是聪颖好学之相,还以为外界那些传言过于夸大,心下有所宽慰,岂料他一开口,全然是一副不学无术、玩物丧志的样子。

  一旁的老臣们叹息摇头,显是见惯了太子这种作派,神情多有无奈。

  “啧,怎地还不开始?”夏渊见这群人没反应,很是不耐烦,从袖里掏出一根树棍,那是晨间逗鸟时折的杏花枝,在众人面前来回点了一圈,指着站在左侧第一位的那人道,“就你吧,你先来,快点快点。”

  那人乃是京城颇负盛名的大才子陆敏之,见过些大世面,突然被点到名也不显慌张,收敛起方才被看轻的不满,俯首行礼道:“承蒙太子殿下垂青,那草民就献丑了,就以此情此景赋诗一首吧。”

  “赋诗?”夏渊兴趣缺缺,“就这么会儿功夫,你能作首诗出来?”

  陆才子自谦道:“古有曹子建七步成诗,草民这等雕虫小计,算不得什么。”陆才子嘴上说“算不得什么”,神情却颇为自得。

  “哦。”夏渊点点头,“曹子建是谁?”

  “……”陆才子给噎住了,一时不知该怎么接话,“曹、曹子建就是曹植,就是……就是曹操的……”

  “哪儿来那么多操操操的。”太子懒得听他扯这些有的没的,“快作你的诗吧。”

  “是、是。”陆才子额角渗汗,幸好他还算有点真本事,诗句倒是张口就来——

  真央殿中试儒生,有幸为君选贤能。

  圣颜顾盼拈花笑,云光浮过万山横。

  此诗不能说是绝赞佳句,但胜在构思奇巧:第二句中的“有幸”通“有杏”,暗喻太子殿下刚刚那一指,便是手中杏枝为他选了贤能,有自荐之意。而后两句中,更是化用了佛法中“拈花一笑万山横”的典故,将太子孩子气的举动修饰出了高深寓意。

  有几位老臣听后捋须点头,很欣赏他的玲珑心思,只可惜……

  “唔唔,不错不错。”夏渊敷衍地拍拍手,“下一个!”

  恁是这位陆才子的诗句再精巧,他拍的马屁太子殿下没听懂,终究无济于事。夏渊压根不知道什么“有杏”什么“拈花”什么“万山横”,所谓对牛弹琴,大抵就是这样。

  第二人名叫马德怀,是育英书院马院长的独子,据说自幼聪明伶俐,被誉为神童,五人之中,就数他年纪与太子最相近。

  马德怀少年得志,原本屯了一肚子斗诗拼词的句子,现下一见苗头不对,立刻吸取了陆敏之的教训,决定换个方式来展现自己的才华,诗词听不懂,故事总能听懂吧。

  “太子殿下,不如让草民给您说个故事吧。”

  “哎这个好,本王就爱听故事。”夏渊一下来了精神。

  马德怀心中大喜,连忙侃侃道来:“话说在华晋疆域与塞外交接之地,有一处边荒,塞外人称之为瓯脱。那里穷山恶水,到处是匪患流民,路过那里的商队经常被打劫,附近的百姓甚至没有足够的粮食果腹……”

  刚说到这里,夏渊打断他:“没粮食吃,那干嘛不吃肉?”

  “呃……这个……”马德怀给这问题问了个措手不及,心里大骂太子白痴,脸上亦露出些许鄙夷——这太子,根本丝毫不知百姓疾苦。

  太傅早已习惯这等惊人之语,轻咳一声,示意这个话题就此打住。夏渊平时常被太傅打手心,是有些畏惧他的,见太傅发话,便不再追问:“你接着说吧。”

  马德怀清清嗓子,继续说道:“可是,就在这民不聊生的情况下,来往于边境的运粮官家中却出现了许多硕鼠,再后来,人们发现边境刺史的家中还有更多更肥的硕鼠,于是有好事者偷偷潜入两家府中……”

  夏渊再次打断了他:“所以说啊,既然有那么多硕鼠,那为什么百姓不吃硕鼠肉?你这故事说得根本毫无道理嘛。”

  “这……硕、硕鼠肉……”马德怀真给问住了,完全不知该如何接下去。

  “不好玩不好玩,下一个。”太子挥手打发。

  第三个是冯仆射的门生吴沧海,吴沧海张口道:“殿殿殿……殿下,不才不……不善言辞,这是不才最最最最近新著的《定定……定国策》,请您过……过目。”

  夏渊接过那本书,学着他道:“什么定定……定国策,本本本王看……看。”

  说罢翻开第一页开始装模作样地朗读起来:“安安安……安邦之计在在在于……仁……为君君……者,胸怀……怀……”结结巴巴戏弄了几句,遇上不认得的字,夏渊干脆丢开大笑,直把那“不善言辞”的吴沧海臊得满脸通红,恨不得立时晕厥过去。

  岂料他还没晕,旁边王廷尉家的小少爷先晕了过去。王少爷脸色苍白,蜷在地上不住抽搐,太傅赶忙叫侍卫来将他带去诊治,殊不知那王少爷之前是得过父亲嘱咐的:要是那太子当真如传闻中那般愚笨,趁早装病脱身,免得站错了边,到时受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