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1节(2 / 2)

  甄婆子忙道:“爷要放宽心才是,妇人怀孕因着体质大有不同,还有那等吃甚吐甚的,几个月下来连小脸儿都黄了一圈儿的,夫人如今只是吃不下,老奴这里倒是有几个方子,可寻来给夫人用用。”

  “什么方子?”

  “不拘是酸的甜的辛辣的,只要有一样夫人能用得下,便能做了给夫人先开开胃,好叫夫人能吃得进补汤,把亏了的身子补回来的。”

  周秉想了想,也应了下来,又想若是这法子不管用,还是得尽早请了大夫进府看过的。

  周嘉一下学,就在马车上被亲自来接他的二弟周泽先丢下了一个重弹,告诉他,“我们有小侄儿了!”

  嫂嫂生的小侄儿!有了小侄儿应该做甚?周嘉在马车上一路深思熟虑,最后决定应该给他的小侄儿送见面礼,至于送什么。

  就送一套文房四宝吧。

  嫂嫂说的,好好学习,要成为大晋的栋梁之才,他要把这话跟小侄儿共勉。

  到了府上,周嘉还特地问过了自己的伴读蒋翰和弟弟周泽,问他的穿戴可有不妥,长发可有杂乱,第一回见面,他这个当长辈的总是要在小辈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的。

  蒋翰夸:“极好,文采斐然,气度翩翩,令人折服。”

  最近书院的先生针对他们这些才入学的学子换了一套新的教导方士,如他们这些,肚子里墨水不够,写出的文章难免干巴巴的,先生便叫他们背诵词语,每日背五个,并且要写上一篇大字。

  这几个词语都是观摩人物赞赏时所用,学了三个,正好用上。

  周泽重复应和。

  顺路来接儿子的蒋翰爹险些被他们给笑出声儿,昨日蒋翰拍他马屁的时候要是没听错也是夸的这三个词。

  连前后顺序都没换的。

  周嘉心满意足,提着自己从书肆买来的文房四宝雄赳赳气昂昂的去了兄嫂住的正院,一进门,他先给正在作画的兄长福了个礼就进了内室,进去就四处张望,提着礼的手紧了紧。

  喜春午睡得长,才起身没多久,刚用了水,见他们进来,叫丫头去给他们一人拿了半碗凉饮,招呼他们坐,见周嘉到处看,不由问道:“嘉哥儿,你找什么呢?你大哥在外间呢,你进来看到没的?”喜春以为周嘉是在找大哥周秉,毕竟他最粘周秉。

  周嘉问:“我看到大哥了,嫂嫂,我小侄儿呢?”

  “你快叫我小侄儿出来呀,我这个当叔叔的还没见过他呢,我都给小侄儿备礼了。”他提了提自己手中的礼盒子。

  喜春哭笑不得,“你小侄儿还在肚子里呢。”哪里能出得来的。

  “小侄儿为何要住在嫂嫂肚子里,是家里的院子不够大,住不下吗?”他不由得发出疑问。周家最小的周辰都过了三岁生辰,那会儿周嘉也不过才四五岁,记不得弟弟是怎么来的了,只知道这是弟弟。

  喜春只得跟他解释:“小侄儿还小呢,他要在嫂嫂肚子里长十个月,才能出来,然后就能见到你们几个小叔叔了。”

  周嘉其实不懂为什么要在嫂嫂肚子里长十个月,为什么在外边就不能长,他想问能不能叫小侄儿出来长呢,他们几个小叔叔可以把好吃的好喝的,还有房中的玩具都给小侄儿的,这样他就能快快长大了。

  但他十分有眼色,对着府上的丫头婆子,他们可以追问个不停,但对着兄嫂就不能,只得焉哒哒的坐在椅子上,等着十个月后再把礼送给小侄儿了。

  喜春当然也不能同他解释为何孩子必须要在母体生长,要有从成型到瓜熟蒂落这个过程等等,他太小,还不到能理解的时候,等大了知道何为十月怀胎就能懂了,转了话,目光移到他手中提的礼上头:“嘉哥儿给小侄儿准备了甚么礼啊?”

  周嘉挺了挺胸:“回嫂嫂,是文房四宝。”

  这是一个当长辈的对于小辈儿最诚挚的祝福了。

  “那、万一生下来的是个小侄女呢?”

  周嘉呆了。

  喜春抿着嘴儿笑,又看了眼周嘉手头提的礼,外边盒子包装十分精美,还隐隐带着书香文气,可想里边的文房四宝也是上等,“嘉哥儿还有私房钱吗?”

  周嘉在小侄儿小侄女两个词上转了半天,手上的文房四宝一下重于千斤似的,险些叫他提不住的。

  “嫂嫂,我能退吗?”他慢慢低着头。

  为了在小侄儿面前找回当长辈的面子,周嘉花费了足足二百两银子买了一套上等的文房四宝给小侄儿当见面礼,充大款,准备扬眉吐气,回来后还跟二弟周泽商量妥当,要从周泽手里借银钱周转。

  喜春一听就懂了,没钱了哦。

  他们三兄弟年纪小,每月里给的是定量的月钱花销,周嘉在书院读书,一月是五十两,周泽周辰两个年纪小,只有十两一月。

  在书院读书的郎君花销大,不时有些小零嘴儿玩具的买,尤其书院郎君多,他们家出去的孩子,每月给的银钱总不能比别人家少。

  喜春遗憾的摇摇头:“怕是退不了。没事,等十个月以后你再给小侄儿送。”

  周嘉巴巴的“嗯”了声儿。

  “嘉哥儿,想挣银子吗,嫂嫂这里有一个很清闲又能挣银子的活计呢。”

  甄婆子给找来的几个方子确实有用,喜春吃了些酸酸甜甜的果子就开了胃,每顿都能多吃上一碗半碗的了。

  喜春精气神儿眼见的好转了,又惦记起了买卖来。

  石炭铺子亲自过问了,又查了账目,确认过没出大问题,这才放手交代杨掌柜,等下回船只来时就由他带着人去查货验货;胭脂铺上,喜春订下的朱栾水数目实在庞大,薛家一时还制不出上万瓶儿来,如今薛家所有制出的朱栾水都供应了周家,别家都采买不了,府城内朱栾水紧缺,买的娘子反倒更多了些。

  花掌柜来府上报备数目时,喜春还跟她讨论,“盛京的铺子买下来就使人去洒扫过了,留了一间专门卖胭脂水粉,朱栾水是铺子重点推的,数目一定要足够,但也不能拖太久,拖一日就是空铺子干等。”

  花掌柜一直盯着薛家那边,甚至连胭脂铺上的朱栾水都没放了,全存着等一起运到盛京去。

  薛家那边也没料到周家下单子需要的货物数目这样多,已经又调派了人手帮着制作朱栾水,朱栾水制作耗时,工序繁多,也不时一时半刻就能出的。

  “这样下去可不是法子,一月才出几千瓶儿,是不够卖的。”

  周家除了有淮州的布匹作坊,盛京的路子,还有通往关外的路子正在走,覃五人脉广,这回要跑宝石,所耗费的时间要久一些,但往关外这么多州府,朱栾水便是在关外站不住,在其他州府还是能带一带的。

  “是啊,我也是这样说的,薛家说没人。”

  喜春就回:“没人就招!”

  石炭买卖都大半年了一直铺不开就是货物短缺的原因,供应不过来,她又不想催急了拉低了石炭的品质,炭司那边催不了,薛家这边还是能催一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