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7节(2 / 2)


  礼是朱家门房收的,只见到礼,没见到周家的主子登门儿,还有些脸色不大好看,接礼时还有些没轻没重的。

  跟喜春说了,她抿了抿嘴儿:“随他们去吧,左右这礼我也送了,都是他们的了,朱家就是摔了我们也置喙不了。”

  还不是知府府上呢,做派比人知府府上还厉害。

  黄夫人跟喜春见面儿,只会劝她先忍一忍,尽量不要得罪人,白氏那边跟喜春通信,在信里举了个例子,说:“高调张扬,嚣张跋扈就跟那突然炸富的人一样,没有底蕴,早前是装模作样,如今就是狐假虎威了。”

  套在朱家人身上,倒挺合适。

  又说他们周家近日有喜事儿。

  白氏迈了个关子,却怎么都没透露过口风,直到薛家那边薛东家按喜春的要求重新配置花水,把制成的新花水摆在了面前,喜春哪还记得喜事不喜事的。

  薛家没受到府城官场波及的人家,薛东家跟几个儿子一心着要改良方子,跟周家一样,是少有的两家都没站的人家,送了改良的花水来,满脸只有花水成功改良后的喜悦,还一个劲儿的催促着喜春检验,“快闻闻,我们这新调的花水跟那蔷薇水相比如何。”

  朱栾水一从匣子里拿出来,顿时满室盈香,香气散发,又带着几分清甜,没有刺鼻冲人,跟之前的花水相比,在味道上要浓郁许多,比蔷薇水稍弱几分,但喜春觉得这味道已经合适了,再调浓郁,这味道就该怪了。

  薛东家也是这样想的,说起花水的重新调配过程,眼里都发光:“我回去后就按先前的花水为基调,又在基础上研制,往里边加深,各种深度都试过,最后发现只有这一种最合适,比蔷薇水是稍弱两分,但一点也不输蔷薇水,还有蔷薇水没有的清甜香气,总归这是一款可以媲美蔷薇水的花水。”

  “是这样的,薛东家着实厉害。”喜春也高兴。

  周家如今花水的路子有三条,一条是盛京铺子,一条是运往其他州府的路子,最后一条就是关外的路子。

  关外的路子对这一款花水的反应都是可观的,唯有花水太过淡雅与他们不合,这条路子也是目前周家所有路子中售卖数目最差的一条,一月卖出的数目不过百瓶上下,如果不是喜春坚持,覃五已经几番提议不要在浪费钱财在上头。

  如今有了这一款花水,关外的花水营生就有救了。

  “薛东家这一款花水能制多少出来,可还是跟周家签下契书,优先供我们周家?”欣喜过后,喜春把这最现实的问题摆上台面来。

  薛东家来时也已经考虑过了:“还是给你们,我们薛家如今恨不得一个人当两个人用,哪有那么多时间去跟外边的商户们交接的。”

  喜春当即就让人写了契书,跟薛东家签下。

  薛家想图个清净,周家正好想抢在其他人之前拿下这单子,薛家这样对周家来说是最好的。

  等契书送到了府衙备案,卷进了两派之争的大小商户们才知道,周薛两家在他们把目光都放在府衙大门时,背地里已经悄悄签下了契书。

  他们在前头闹得面红脖子粗呢,有那原本交好的商户人家,因为这站了两派的事儿,关系都闹僵了,最后有一个算一个的,没几个真正占到了便宜,反倒闷不吭声,不参与这等派系争斗的人家在背地里又做成了买卖。

  不少商户人家顿时安份了下来,脑子也清醒了不少,把目光放回了自己的本职,行商上头来了。

  “争来斗去的做何,是能捞个官当当还是天上能掉个馅饼儿的,送了一摊子的银钱进去,还鞍前马后的替他们争取利益,最后人家是上台来了,没得几分好处还陪了大笔银子,又不是人人都是沈家,人沈家那是因为出了个沈姨娘。”

  何夫人匆匆回府城了趟,把何小雅的定婚契书拿去衙门里登记,回头寻了喜春一块儿喝了会茶水,她还得往县里赶,何家在汤县等地有三家石炭铺子,如今何小雅的亲事一定,何夫人已经准备继续往周边县里扩充,建立第四家、第五家石炭铺子了。

  喜春摸着杯沿,笑了句:“你又怎知没有第二个沈姨娘?”

  “不会吧,朱通判和骆知州可都不小了,刘知府任知府时,比他们可要年轻不少。”准确说朱骆两位都是快到知命之年的了,尤其是朱通判,怕是过不了三两年就得做寿了,“谁家把闺女送进去的,这干的可是缺德事儿。”

  喜春住在府城,就是再不关心,还是有消息传到她耳里。

  送礼送银,送女人,这都是一惯的套路了,沈家就是因为一个沈姨娘跟着鸡犬升天,有这个例子在前,其他人能没想法。

  按他们的想法,这是送闺女去吃香喝辣,当官太太的,要是进门后又添上一子半女,这就是第二个沈姨娘,出第二个沈家了。

  送进去的人家喜春还接触过,“早前你不是说那做木炭买卖的周家,那原配夫人是个刚毅的女子么,就是这位原配夫人留下的姑娘。”

  “她?”何夫人眉心一蹙,显然对这位周姑娘是有了解的。

  喜春点头:“回头你要是跟她认识,也可以说说的,当人妾哪有这样好当的,朱家的门儿哪是这样好进的,朱夫人又不是刘夫人。”不是每个原配正室都好气性,能容得下妾室。

  喜春看过一回,这位周家的姑娘眉宇倔强,不大听得进去,喜春又认不得她,只是也不忍见这样水灵的姑娘就这样毁了一辈子的幸福。

  喜春跟何夫人没坐多久,何夫人要赶回县里,喜春是趁着小郎君睡下了摸出来的,不是头一回了,要是外边有事时非要出门,她都是趁着小郎君睡下了出来,算着时辰,趁他醒之前赶回去。

  风风火火的,喜春还跟周秉打趣,说她现在感觉跟做贼一样,比之前忙着的时候还要忙,如今得卡点,超了一时半刻都不行。

  刺激哦。

  今日多喝了一盏茶,回府时,小郎君刚醒,正嘤嘤呜呜的出声儿,喜春知道他再过不久没有爹娘在他身边说话就要哭了,几个大步进了门儿,赶在他要哭不哭的时候先出了声儿,把人哄高兴了,这才去了里间换衣裳。

  “外边是光线充足着,但屋里还是凉快的,夫人还是再披一件儿衣裳吧。”巧香追了出来,手里还捧着件外衫。

  “今日小主子还没去外边外边走走吧,正好,我带着他去阴凉处走走,外边暖和着呢,用不着添衣。”喜春把人给抱起来,周星星已经习惯了跟着爹娘出门儿晒晒暖阳,喜春带着他一出门儿,他就笑了一声儿,小手小胳膊一踢,高兴得很呢。

  周星星最喜欢的就是出门了,还喜欢逢人就笑,他长开了些,脸型与周秉有几分相似,都是俊朗的面容,五官又有几分带着母亲的清丽,尤其笑起来时,从侧面看像极了喜春。

  小孩子面容肖似父母,但脸颊身上又带着婴孩被养得好的圆润来,出门逢人就笑,叫府上的婆子丫头们喜欢得很,饶路过来都要看上眼小主子,都叫喜春说了好几回了,“赶紧也去寻摸个人,我给你们做主,等明年就能抱上大胖小子闺女了。”

  对身边伺候的巧云两个她也是这话,不给他们指婚,免得闹出来周秉当年指婚的闹剧来,叫她们自己去看看,若是有看上眼的跟她说了,她再去打听看人有没有婚配,再给撮合。

  母子两个避着直直的的光,朝着庇荫处围着府上走了一圈儿,累了就坐在凉亭里歇歇气儿,这个天儿正适合走动,湖面儿上的莲花一簇簇的,含苞待放,绿叶打在湖面儿上,几只水鸟从空中一跃而下,在水面停留几下,长长的喙尖叼着鱼,又很快飞走。

  去岁的时候,再过不久,她还跟周秉在湖里泛舟。

  “那鱼还挺大的,嘉哥不是早说想在自家湖里边抓鱼了么,去备两条船,弄个网,叫他回去跟着熟水性的好手去捕一回。”周家的鱼养了好些年了,甄婆子说除了早两年还放些鱼苗进去后边就一直没管过了。

  周嘉在喜春跟前儿说过好几回,喜春都没应。

  巧云两个笑盈盈的吩咐了下去,刚出了凉亭儿,就见大公子周嘉跟伴读蒋翰垂头丧气的进了过了回廊。

  喜春也看见了,还有些好笑,“他们俩这是咋了,头一回啊。”

  “可不呢。”巧云两个也回道。

  喜春原本也没放在心上,笑笑就过了,等用过了晚食儿,憋了几个时辰的周嘉憋不住了,撇开了大哥周秉,单独找上了喜春:“嫂嫂,我们先生说明日要登门来拜访。”

  找他们家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