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3节(2 / 2)


  身姿挺拔的少年大步跨入府中, 手中的篮子有下人接了过去,远远就朝他屈膝福礼,少年脚步不停, 问着跟在后边的婆子:“兰檀今日闹没闹?”

  后边跟着的婆子是大公子院子里的, 到大公子身边不过四五年,管着大公子院里的事,回道:“小主子今儿不闹不哭的, 玩玩具呢在。”

  主子爷跟夫人不在,如今府上只大公子和小主子在。

  周嘉闻言松了口气儿,兰檀是他的小侄女, 如今不过三岁, 是嫂嫂快到而立才生下的,家中把这个小闺女看得跟眼珠子似的, 兰檀身子骨不大好, 嫂嫂带着大侄儿兰钰几个回老家赶考, 正逢兰檀有些微不舒坦, 没敢带着她一路去到蜀城, 怕她吹了风受了凉, 加重了病情。

  周家入了宫廷采选多年,其中并未出过差错, 入宫的品质一如既往, 宫中在通过了周家的考核后,正式搬给了周家“皇商”之名,在宫廷采办处录入, 作为周家家主,周秉是要到场的。

  兄嫂两个各有各的事儿,周嘉已经考取了秀才, 便留在家中照顾小侄女。

  周嘉刚从外边回来,他的同窗们也有些考上了秀才,如今府城下的秀才们,若是想继续更进一步的,大都入了府学里,周嘉也不例外。

  入府学后,跟往日在书院进学不同了,四书五经该学的他们早已学过,更多的是讲实用、释义、更深的理解,平日待在府学的时间也更自由,周嘉一早去府学里听教学们讲课,待晌午就家来,下晌就看书、写字、作画,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他跨进门儿,房里边铺着厚厚的毯子,几个婆子丫头们伺候着,毯子上还有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坐着,身前还有一堆的玩具,她拿着一个泥瓦淘气玩得正高兴。

  “婳婳。”婳婳是兰檀的小名儿。

  小婳婳转过身,那张粉嫩的小脸一亮,头上的小辫子随着她起身的动作一跳一跳的,稳稳当当的跑了过来,一把抱着他的腿,软软就喊:“大叔叔,抱。”

  周嘉把人抱起来,柔声细语的问着:“今日在家好不好玩?吃没吃牛乳了?告诉大叔叔,今日在家里都玩了什么呀,吃了什么呀?”

  小婳婳不过三岁,远不到口齿伶俐,能说会道的时候,她只是歪着小脑袋,眼里迷茫思虑了好一阵儿,周嘉也抱着人,由着她考虑。

  婳婳掰着手指算:“玩、玩了小、小木马,泥、泥瓦,小老虎,肉羹,牛乳!”

  跟她亲哥哥一样,婳婳对牛乳记得最清楚。

  她喝得也多,一日三顿,顿顿不落,一给送一罐牛乳来,吨吨吨的就喝了,这牛乳养人呢,把人养得胖乎乎的,婳婳出身的时候身子弱,养了这几年来,比她刚出生的时候好了不少,再养几年,这身子骨就能养结实了的。

  “好好好,我们婳婳吃了肉羹牛乳。”周嘉抱着人出门,带着她在外边院子们玩了好一会儿,陪她坐了秋千,玩了水仗,甄婆子亲自来请他们去用饭食,叔侄两个才不玩了。

  用了午食儿,就到了午间小憩的时候,叔侄两个出去消了食儿,回来婳婳就爬在大叔叔肩上睡着了。

  周嘉把人送回了主院里,婳婳是跟着奶娘一起睡的,奶娘给她换了小衣裳,把人抱到小床上,她踢了踢小被子就睡过去了,喜春走之前是安排好了的,婳婳的洗漱、换衣,带着睡觉都是由奶娘和几个婆子带着,其他时候由婆子丫头们看着玩,周嘉这个大叔叔带她。

  周嘉兄弟几个早早就分了院子,周嘉搬到了引芳院隔壁,单独住的一个院子,他搬的时候,周泽周辰两个羡慕得很呢,他们也想单独住一个院子。

  喜春哪有不应的,只说了:“等你们跟你们大哥这么大,可以谈亲论嫁了,就可以单独分一个院子了。”

  两个小的说起娶媳妇,还害羞得很呢。

  从那回过后,也不说要单独开院子的事儿了。

  婳婳一个人不能住在主院里,都放心不了,她白日里午睡时可以由奶娘带着在正院里歇一歇,等夜里就住在周嘉隔壁,也好有个照应的。

  周嘉在接手要照顾侄女的时候就调整了作息,午间小憩只歇上一会儿就足够,醒来再看看书,写写字儿的,不然等小侄女醒了,耳边就没个清净的时候,压根看不了。

  他看书,她非要看,坐在他怀里,就着她的书翻来翻去的,直接霸占了他的书籍当自己的,很是不客气,他要是画画,她也要跟着,拿着笔就在他画上涂鸦,还开心得很,周嘉有过惨痛的教训,不敢再幻想一边看书写字,还能一边带娃了。

  今日还要添一样,他要去相看人。

  打从他过了十六之后,家里就三五不时的说要把亲事给定下,开始那几年,甚至还有许多姑娘借着各种名义在他面前晃荡,叫人烦不胜烦,周嘉一直没松口,如今他都十九了,嫂嫂亲自给他定了好几位姑娘。

  就在自家的茶坊里头,当做刚碰面儿,借口探讨一下学问甚的,反正是名儿吗,多用些高雅的,见一见,待个一时半刻的也无碍。

  喜春给周嘉那是下了死命令的,七八个姑娘呢,总要选一个出来,就连盛京那边都在催了,跟他一样大的同窗还没有定亲的几乎已经没有了。

  他要是不选,喜春这个当嫂子的就只能自己给他定了。

  周嘉想了想,觉得还是不要太过盲婚哑嫁的好,如今年轻人定亲,都要相看过的,男女双方满意才能定下亲事来,若是没有相看过就定下,还要被人笑的。

  相看过几回也是太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第一个相亲对象就在午时过后,约的是未时三刻,周嘉小憩后,看了会书就准备出门了,他刚开了门儿,就见甄婆子捧着件华衣站在门外,甄婆子微微打量着大公子的衣裳,眼里还带着不赞成:“大公子,夫人说了,虽是只是相看人,但咱们得有风度,该把自己拾掇好的就得拾掇好,衣裳头饰样样都不可缺,郎君们出门得收拾得体才是,你瞧,这是夫人走的时候特意给大公子备下的衣裳,大公子人清隽,穿什么都好看。”

  不止呢,衣裳上还配了一顶玉冠,和着玉佩等。

  周嘉往自己身上扫过,作为周家的公子,衣食用度自是上等,他穿的是一身青衫,越是衬得他青葱如玉,甄婆子捧上来的,是月牙白的锦袍,他眼里有微微的疑惑,这有什么差别吗?

  甄婆子摇摇头,心道大公子平日里再是聪慧,但也是男子,在些许方面还是不懂的,这男女相看亲事,讲的是门当户对、言谈举止,展示的更是财力、模样,这方方面面的,才能叫人家姑娘了解郎君家的情形来。

  青衫好啊,但它不如白袍金贵啊。

  甄婆子也不多说,捧着衣袍进了门儿,叫小厮们伺候周嘉换衣裳,“快快换过了,过去这时辰正好。”

  周嘉被小厮们拥着换衣裳。

  周家茶坊里,面容姣好的女子坐在包间里,脸上有些不耐,眼看着时辰将近,等的人还未到,她几度想起身走人,都被身边的丫头劝了下来:“小姐,夫人说了,这位公子人物品貌皆是上等,咱们夫人好不容易才搭上的路子,小姐不妨在忍忍。”

  “忍忍忍,还得等到什么时候,二婶婶莫不是框我的?果然不是亲娘就是不心疼,回头回家了我一定要告诉祖母的,这不过就是一个商户子,有个秀才功名而已,哪里值当叫我一个姑娘等着的,二婶婶也太夸大其词了,她好歹也是知府夫人呢,给隔房侄女说亲就说一个商户?回头她也不怕家里找她的。”

  许姑娘在家行五,好友知交都唤她许五,许知府跟夫人是今年才接任秦州府的,许五才到秦州府不久,许家把她送来,正是想请如今身为知府夫人的许二夫人借着知府府的威风给许五谈一门好亲。

  许二夫人也不推辞,寻到了周嘉头上,他们许家的根基薄弱,周家是“皇商”,更是府城里鼎鼎有名儿的富贵人家,周嘉学问好,还得继续考的,上头又没婆母,只一个嫂嫂,若不是她膝下的闺女年纪还不到,许二夫人是想说给自家的。

  也没想到,这门在她看来再好不过的亲事在侄女眼里,就是她这个当婶娘的随意指的。

  又等了等,在许五忍不住要发火的时候,楼梯口传来了脚步声,接着房门被敲响,先前给他们送茶水来的小厮迎进来一个身姿挺拔的男子进来。

  周嘉的身段模样和气度都是大姑娘们钟爱的,身段高挑,清脆挺拔,浑身的书卷之气,模样清隽,温和有礼。

  这样一个男子,少有人见之不动心的,许五先是诧异,后就是羞红了脸,她也没想到二婶婶介绍的商户之子会长这副模样气度来。

  她正要开口,又瞥见他怀里,许姑娘一顿,这才看清楚,他怀里竟然抱着个三两岁的小孩儿,一张羞红的脸顿时面红耳赤的,胸脯气得发抖,再好的修养这个时候也抛之脑后去了,许五尖声叫了起来:“怎么回事,你这个人相看人怎么还把女儿带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