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章(2 / 2)


  说起这令人愤恨的时局,两人相顾无言,唯有一杯一杯喝酒。

  如今朝堂内,洋务派和守旧派的斗争,此起彼伏,针锋相对。由是连带着让地方官场也几番震荡。赵海潮就是在这震荡中步步高升的。

  拎着食盒在外面听墙角的苏惟眇,把食盒放在地上,她也蹲着,回想着藏印条约是什么时候签订的。她从念书起,就对语文历史特别感兴趣,号称“历史小达人”。

  藏印条约是在1890年3月17日签订的,苏骞还在和赵海潮确认这个事情,说明此事发生不久,现在应该大致就是4、5月份。

  苏惟眇的脑袋转动,一想到那些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情,心潮澎湃。这些事情是书中都没有写的。可却是她那个时代真切发生的。

  难道书中的世界是以真实世界为原型进行塑造的?

  如真是如此,那真是个混乱的年代啊。

  世道不太平,出个门都得小心。那她的游山玩水的计划可能要搁浅了。

  “你在这里做什么?”苏骞笑看着蹲在地上的自家妹子。

  “我……过来给你送酒酿赤豆元宵。”苏惟眇站起来,拍了拍手。

  “是给我送的?你不是晕车在休息吗?还送什么食盒过来?让人送过来就行。”苏骞提起食盒,脸上带着了然的笑,“进来吧。”

  “哥,你就别取笑我了。”苏惟眇笑笑,捏了捏手臂,心想: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1901年汽车才会进入中国。而且还是先到上海的,传到这内陆地区就更久了。

  那就是说在这之前,她只能坐马车或者坐轿子,再不然就是骑马。晕车的滋味,实在太难受了。

  “都成亲了,还不放心?”苏骞悄声说。

  “不想吃,我就拿走了。”苏惟眇说着要去抢食盒。

  “诶……你可是很久没送食盒来了。”苏骞提高了食盒,不让苏惟眇得逞。

  绕过屏风,就看到端坐在长桌一头的赵海潮。

  他抬起眼皮,看苏惟眇,意味不明。

  “大人,我这给你赔罪来了。”苏惟眇揭开苏骞放在桌上的食盒盖子,端出酒酿赤豆元宵,放在他面前的桌上。

  “夫人何罪之有。”赵海潮淡淡说。

  生气了生气了,书中赵海潮每每这般语气说话时,就是气还没消。

  “大人先吃元宵,这可不是普通的元宵。”苏惟眇接着往外端,送到苏骞面前一碗。

  “我保证大人吃了会说好吃的。”苏惟眇笑眯眯的,从桌下拖出一张凳子,在一边坐下来,率先吃起了元宵。

  “确是不错,这是加了什么?”苏骞吃了一口,问道。

  “小赤豆、红糖、炒得喷香的白芝麻。”苏惟眇扳着手指数。

  赵海潮默默吃着酒酿赤豆元宵,一言不发。他知道苏惟眇看着他,就是想从他的面部表情得知他是否喜欢吃,但是他故意不露情绪。

  苏惟眇倒确实观察了一会儿,但是也不是抱着一定要知道答案的想法。

  反正书中对完美男配的设定就是——喜食甜食。她送酒酿赤豆元宵过来前,就想到了一点。

  待几人吃完,苏惟眇也没多留,拎着食盒,拍拍衣衫,走掉了。

  回到寝房,苏二夫人就在等着她了。

  “听说你又送吃食到你哥的书斋去了?”

  “是啊,哥哥念书辛苦。”苏惟眇将食盒递给一旁的丫鬟手里。

  “听知春说,你前儿个摔了,磕到脑袋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夫怎么说?”苏二夫人很是担忧,这才离家多久啊?就发生这等事情。

  “就是脚滑摔了一跤,大夫看了,开了药吃,”苏惟眇走过去,拉着苏二夫人的手,“而且大人请了何大夫来给我看过了,也说没有大碍,只需吃一阵子药。”

  “既是受了伤,就不要回来啦,这样跑来跑去,怎么养伤?”

  “这不是离家这么久,想念爹娘嘛,所以就回来啦。”

  “你那点小心思,我会不知?你就是想回来给你堂兄七七上坟烧香。”苏二夫人有些埋怨。

  “哎呀,娘,你都猜到了。心知就行,何必说出来?”

  “姑爷肯陪着你回来,也是不错。”苏二夫人有些欣慰。

  他如何不肯回来?回来就能见到他心心念念的女主,巴不得早早回来呢。

  苏惟眇只是笑,不答话。

  “你呀,以后可不要这般任性。没得姑爷定要回来给堂舅子上坟的说法,何况他还官居高位。”苏二夫人劝道。

  “娘,你别担心这些了。我离家这些天,你们怎么样?”

  “我们都好着呢,你和姑爷相处怎样?可还和睦?”苏二夫人还是关心这个问题。

  “也好着呢。”苏惟眇笑眯眯。

  “你在家当闺女时,就爱使小性子,如今做了人家的夫人,可不要再这样啦。姑爷是男人,又身居高位,你得大度些,不要计较太多。”苏二夫人语重心长地说。

  为什么我就得大度些呢?

  “娘说得对,我记着呢。” 苏惟眇仍旧笑着。

  “你上次小日子是什么时候?”

  苏惟眇愣住了,她觉得自己一定是幻听了。她老娘怎么问这种问题啊?哪有老娘催闺女生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