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楼之珠玉_38(1 / 2)





  ☆、第五十三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一)

  ?  上回说到煦玉料理完扬州之事后便与贾珠应麟一道携了弟妹回京,而此回便也先说贾元春。

  却说贾元春自当年被选为女史入了太子东宫当值之后,则被分派在太子妃名下任那尚仪之职,专掌礼仪、音律、朝见等事。元春入宫之后自是知晓宫中势力争斗厉害,遂便也不动声色、安分守己,多言不出、多事不见,既分派在太子妃身边便也一心一意为了头上主子着想,不生二心,不久之后便为太子妃所信任。

  彼时东宫之中太子妃正与吴妃争宠,太子妃较之吴妃地位虽高,然吴妃较之太子妃却更得太子宠爱,只因那吴妃家教良好,知书识礼、赏风弄月,很有几分雅兴儿。这太子妃自知自身才学无法与了吴妃相较,念及己身周遭的一干宫人之中,惟有贾元春出身诗礼贵胄之家,且头上还有长兄是新科进士出身,又有着一手好才艺。遂为增加自身筹码,便欲将元春拉拢到自己身旁。

  而元春自是明了那太子妃心思,面上不动声色,然暗地里却是从旁相助。不仅于礼之上多方提点,助太子妃做到面面俱到;更是待太子到了太子妃之处,在太子妃与太子吟风弄雅之时鼓琴奏乐、行令游戏之时助兴添趣,只令这太子发觉来太子妃这处是颇有情趣,由此便也增加了踏入这处的次数。太子妃因之自是心下得意,遂便也愈加信任元春,常常赏她衣物首饰之类。

  长此以往,元春面上虽不显山露水,总明智地与太子隔着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然但凡是人,加之身怀才艺,又长期身处太子妃近旁,久而久之便总会引人注目。某一日,元春正于太子妃处为其整理礼乐器物,太子远远地瞥见了,心血来潮之下便也步至元春身畔,状貌随意地开口询问案上各礼器之名称来历。而元春因了平素皆有心留意准备,遂此番回答便也有条有理、一丝不错。而太子见状只觉较了其他宫人,这贾元春更是口齿清晰、落落大方,仪容高贵、举止有度,面上有礼而不怯懦,谦卑而又自矜,遂对跟前之人更为赏识,在心中暗暗记下了。

  元春审时度势,只道是虽碍于太子妃在旁虎视眈眈的,然亦不可一味地装愚守拙,亦需渐渐地展露一番自己的才干,如此方能在太子心中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只不多时,机会便也来到。某一日天降飞雪,太子妃只道是此乃“祥瑞之兆”,遂提议与太子一道趁机于御花园之中踏雪赏梅,并令了元春从旁作陪伺候。彼时正值地方送上新进贡的茶叶,元春灵机一动,提议不若在赏雪亭中煮水烹茶。太子一听心下大喜,只道是此举甚为风雅,遂忙命宫人准备。一众宫人将煮茶所需器具摆在园中的赏雪亭中,一面铺设案台一面安置座椅,以便太子并了太子妃安坐。

  之后元春亲自步至案台前指点,首先命人在案台周围置了三面围屏以挡风势,随后又命人抬来一个御用青花瓷大瓮,拍开面上泥封,只见里面装着的正是一坛清水。太子见状开口询问此乃何水,元春笑答:“此乃下官命宫人于雪后前往乳泉山收集的梅花上的雪,随后将其埋入地底储存,今日方才令人挖出呈上的。下官知晓太子并了太子妃颇喜品茶,新茶年年俱会进贡到宫中,遂几年前便已着手收集落雪,至今方才集得这两大瓮。”

  太子闻言赞曰,不忘左右逢源:“真亏你有心了,不愧是爱妃手下调|教的人。”

  一旁太子妃闻言便如夸在自己面上一般,心下很是自得,遂亦是附和着夸了元春两句。元春听罢则不动声色地行礼谢赏。

  之后又命宫人准备银丝炭生火,再亲手执了长柄勺将雪水舀起注入盛有茶叶的器皿中以文火煮沸,期间耗时颇久,元春便命宫人摘来红梅插入瓶中送至二人跟前供其玩赏,又令人奉上各类瓜果点心,供他二人享用。

  待器皿中发出微响,之后从容器底部冒出一个一个大如鱼目的气泡,元春则对上道句“此乃一沸也”。水初沸,元春便命宫人递来食盐,调入其间,太子见状问曰“此乃何故”,元春对曰:“弃其啜馀。”

  不久后,只见气泡渐密渐快,容器中水的边缘已如涌泉连珠般冒泡,元春则道“此乃二沸也”。只见元春从宫人手中接过竹夹环搅汤心,又过半刻,容器之水已是腾波鼓浪,“咕咕”作响,便是水三沸,元春见状忙命宫人执起容器置于一旁,又解释曰:“烹茶水三沸则止,过三沸,则水老,不可食也。”

  之后宫人端来放有两只霁虹瓷茶碗的托盘,元春亲手将第一次煮沸的茶汤舀入碗中奉与座上的太子太子妃二人,只道是“第一者为隽永,第二、第三则次之。”

  座上二人接过茶碗,先打量一番茶汤成色,只见茶汤清亮,茶如浮萍,正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再品其芳馨,正是清爽甘香,苦尽余甘。太子品罢大加激赏:“元春真乃一手好茶艺!”

  元春听罢欠身回答:“殿下谬赞,元春献丑了,这等茶艺不足为奇。”

  太子又道:“可是从何处学到的这般手艺?”

  元春对曰:“回殿下,元春幼年之时曾于闺中见过家兄为家祖、家严煮茶,遂于那时便央告家兄传授烹茶的手艺,只元春学艺不精,未曾学到家兄手艺精髓。”

  太子听罢恍悟:“家兄?可是景昌xx年殿试金榜名列第四的进士贾珠?”

  元春垂首答曰:“不才正是家兄。”

  太子又道:“真不愧是诗书礼乐之家,果真家学渊源。”言毕又话锋一转,忽地对元春道句,“既是出自书香门第,兄长又是科第出身,想必吟诗作赋对你亦是不在话下,不若乘此赏雪烹茶的雅兴,吟诗一首,权作为席间添些雅趣,若何?”

  元春闻言面上亦是不动声色,暗地里拿眼光往了一旁询问太子妃之意,见太子妃微微颔首以示首肯,方才不慌不忙地对曰:“殿下之命,元春不敢不谨从。”随后便命宫人移来书案,展纸润毫,随即持笔题下一首《朝天子·赏雪烹茶》:

  “何幸承君命,题诗助兴浓。六出飞花盈盈,落入梅蕊照寒心,借瑶露一缕光。

  踏雪赏梅,煮水烹茶。炭火燔炙新泉,余馨染幽遐。新茶奉与君,性俭啜苦味甘。”

  书毕,随后将宣纸递与宫人呈上。太子接过,只见是散曲一首,见罢词牌,顿时眼神一亮。却说元春自是知晓太子的心思,为人继位者,便也莫不遥祈着上位落入自家囊中的一刻。加之现下数位皇子年事渐长,周遭亦不乏皇位有力竞争之人,遂心下莫不忧虑。然见元春此番选了《朝天子》的词牌填曲,不正是暗地里将自己奉承为日后的九五之尊?念及于此,太子面上虽未曾表露,心下却很是自得,又赞元春知情识趣。闻见元春自谦曰“文辞鄙陋,难登大雅之堂”,便笑着说道:“难得女子亦有此文才,合该称赞。”言毕又命人赏赐元春一番。

  元春虽得太子称赞,却也时时警惕审慎,嘴上忙不迭谢赏,又不忘顺带将太子妃夸奖一番,只道是此番全赖素日里太子妃栽培有方。太子闻言虽然浑不在意,然倒也在心中暗暗将元春记下了。

  ?

  ☆、第五十三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二)

  ?  太子妃见元春受赏亦不忘自己,心下着实欣慰,便也愈加信任元春。遂此事过后不久的一日,太子妃将元春召至身侧,私下里告知与元春曰太子登基在即,届时当会扩大后宫建制、扩充妃嫔人数。若无意外,她自己当会入主后宫,而自己的对手吴妃亦是贵妃的不二人选。而为能巩固己身在宫中的势力,她当需寻求助力。而正于她手下当值的元春知情识趣、安分守己,这许多年对了自己亦是忠心耿耿,斌性纯良,遂告元春曰今后若是亦能多年如一日那般为自己尽心效力,她当会在太子跟前多加美言、多番提携,届时她二人可同阶侍奉太子,只道是她二人毕竟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元春闻言自是明了,知晓太子妃之意是愿助自己为妃为嫔以便能共同对付恩宠正盛的吴妃,遂忙对曰:“多谢太子妃恩典,元春铭记于心,没齿难忘。元春得有今日,莫不得益于太子妃教导栽培,元春又何敢忘恩负义,莫不时刻感念太子妃的恩泽……”

  一旁太子妃闻言心下很是受用,面上尚且不动声色,又吩咐了元春几句,随后便将元春打发了。然背地里亦寻了时机在太子身侧吹那枕边风,百般称赞元春的好。

  而太子闻言思及元春才貌,心下亦有所动容。想来当初自己被立为太子之时乃是因了皇子之中老二夭亡,惟他与老三年长,老四与老五尚且不成气候。彼时他与太子妃大婚不久,圣上到底需得顾虑他身边的外戚势力,遂彼时册封太子之时他倒也未遇甚阻碍。此外老三一贯与己交好,入主户部后,把持了户部大部分的权力,更表示愿一力助自己登上大宝。之后四皇子掌管翰林一派,素昔又是一闲散王爷,未有太多权谋心术,又是两不相帮之人,由此太子平素亦未将四皇子放在眼里,只道是如此一来,自己的势力加上老三的支持,这太子之位是非己莫属,他人断非是自己的对手。

  未想今非昔比,顶上父皇尚且身强体健,未有退位之意,然而其下的诸位皇子却多已长大成人。其中便属老五才华品貌最为出众,文采武功均胜于自己,前几年领兵出征,莫不得胜而归。圣上更因此称其为“本朝第一高手”,官至兵部尚书兼任步兵统领,一手掌控兵权。近些年因了五皇子异军突起,朝中顿时分为两派,元老一派照旧支持太子,而朝中新贵并了兵部则偏向五皇子。便连四位异性王之间亦是壁垒分明,西宁王并了东平王支持太子而北静王并了南安王则倾向于五皇子。念及于此,已安稳度日多年的太子近日里便顿生危机之感,时常无故梦见胯|下座椅忽地被人抽出、不翼而飞,抑或梦见周遭之人与自己反目成仇,骇得他从梦中挣扎着转醒,惊出一身冷汗。然如今他是骑虎难下,既已坐上此位,惟有迎头而上。他只道是如今惟有在朝中培植更多的亲近势力,届时若是支持自己之人多过老五,圣上怕也难生他意了。随后他又念及四王主意既定,难以撼动,倒是其下八公态度尚且暧昧不明。在心中默默将八公各人名目在心头念想一番,思及宁荣二公之时忽地念起他们二人不正是贾氏,而自己身边这贾元春不正是荣公之后?随后他又忙地询问身旁太子妃这贾元春的母族是哪一族,太子妃则答乃是金陵王公之后。太子闻言寻思一番,忽地眼神一亮,恍悟道:“金陵王公?莫非九省统制王子腾便是……”太子妃答曰:“正是这贾元春的母舅。”太子闻言惊喜非常,对曰:“九省统制,此乃外任武职,官职不小,又隶属兵部之下……如今想来,爱妃,你之前那话颇有道理!若是他兵部之人亦偏向了我,我倒是要看看届时老五能如之奈何……”

  却说在元春侍奉太子太子妃踏雪赏梅之后不久,一日,正值元春指挥一干宫人将太子新近命人修葺的玲珑阁清扫布置妥当了。待她从阁中行出,步至御园中时,不料却碰巧撞见了领着一干宫人在园中闲逛的吴妃。元春见状,自知避之不过,只得迎上前去,垂首行礼。

  只见这吴妃生的是眉弯眼俏,玉脸桃腮,见罢跟前的元春,嘴角兀自浮出一抹浅笑,开口说道:“好个荣公后人,贾氏元春,看来我应该恭喜你将高升了。”

  元春垂首闻言,心下一凛,然面上兀自保持淡然恭顺之状对曰:“元春不知吴妃娘娘之意,请娘娘莫要拿了元春调笑……”

  吴妃听罢打断元春之言说道:“你是聪明人,莫要装傻,其实你心下定是知晓我言下之意,怕是高兴亦来不及。我只不知太子妃此举是真傻还是迫于无奈之举,元春,你真正想要的根本不止现在这些……”

  “请恕元春愚钝,并不知娘娘所言何意,元春惟求不过是尽自己的本分罢了。”

  吴妃闻言冷笑一声说道:“你面上虽是安分守己、与世无争,其实骨子里我们皆是一样的人,我在见了你第一眼之时便瞧得分明,略有家势来历,却又并非顶好,身怀才艺,最是审时度势、心机极深。算起来你与我倒是同类,你应该与我一道才是,奈何你到底入了太子妃的麾下……”

  “……”

  “无论你争是不争,你心下亦是明白,你入了这深宫,便也身不由己,不得不去争……何况你亦知你之所以身在此处,并不是因了你一个人,而是肩负着整个家族……”

  一旁元春本垂首恭训,不料那吴妃说到此处,却又止住不说了,随后招呼一声便领着一干宫人扬长而去。元春立于此处,躬身待吴妃一行人行得远了,方才立起身来,心下一时五味参杂,道不明是何滋味。

  ?

  ☆、第五十三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三)

  ?  当日夜里,安排太子妃就寝后,元春又前往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各处殿宇巡视一番,方才回了自己住处歇下。待宫女侍奉自己洗漱完毕,元春挥退了众人,步至房中琴案跟前落了座,双臂颤抖地将案上的春雷拾起揽在怀中,另一手则轻捋琴上垂下的琴穗,终于止不住泪如雨落。一旁的抱琴见小姐这处尚未熄灯,便也忙地前来探视一番。却见小姐正兀自淌眼抹泪,遂出声询问其故,元春惟摇首不答,捂着双唇只顾垂泪。抱琴见元春不言,亦不敢擅自离去,只得在一旁作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