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楼之珠玉_61(1 / 2)





  贾珠则道:“殿下请恕下官直言,虽说王师目下已进驻扬州,直逼镇江,然那马文梦定不会放任王师合围江宁。以现下情势看来,马氏有逐步扩大江宁外围据点,以分散王师兵力并逐个击破之意。恐怕他若能守住其中一个据点,亦不会徒劳地困守江宁城中。而我师若是放弃城外据点,单单攻取一点,那马氏定会从他处逃窜,再逃往之前由贼兵所据之安徽滁、和二州,彼时王师即便能轻易收复江宁,然欲想一举擒获歼灭马氏,则更为耗时费力……”

  此番未待贾珠言毕,五皇子便插言道:“本王明了你之意,此番正是虑及你方才之言,本王方下令先行攻取外围四方据点,正是为截断马氏江宁外围退路,令其里外无法相顾,惟有退守江宁城。兼了此番那朱学笃亦在马贼帐中,此人定非坐以待毙之人,本王料想那朱学笃少不得令那马贼使以‘调虎离山’、‘围魏救赵’之计,借以攻打他处,迫使王师前往救援,从而打破王师对江宁的合围,令王师疲于奔命。”

  周遭众将闻言皆赞:“王爷英明,所虑在理。”

  正商议如何应对,便忽闻帐外哨马来报曰:“王爷,凤阳巡抚发来求救之信,曰马贼之部正从滁州向凤阳逼近。”

  五皇子听罢笑道:“果真不出本王所料。此番马贼驻守滁州,从滁州向凤阳进军乃是最为便捷之法。如此一来,王师亦定不会坐视凤阳城遭围而不救。然他不晓之事便是此番我等已然知悉他之计,不过是欲调离王师南下的兵力。然救援凤阳又何必费心调遣南下部队北上回援,令将士疲于奔命?如此本王不若反其道而行之。”随后便命那哨马快骑回报凤阳巡抚,令其惟坚守不出,无需与围城贼兵周旋,王师自有解救之法。那哨马领命自去不提。

  这边五皇子则对西征滁州的王师曾三人说道:“此番你三人即刻领兵出发,由严辰率领三千骑兵作为先锋连夜奔赴滁州,对滁州城发动进攻。先行以佯攻令滁州贼兵告急,逼迫北上凤阳的贼兵折返,从而以解凤阳之危。”

  此番计策既定,所定三路大军齐发。众将领命自去。

  随后五皇子便写信请景治帝令工匠赶制红夷大炮并调派火器营携带火药南下。写毕,即刻命八百里加急快骑送抵京师。

  ?

  ☆、第六十八回 勇夺金陵绝处逢生(三)

  ?作者有话要说:  镇江之战:

  副将:龚易图

  参将:陈倬

  协领:蔡琳

  ——领兵:两万水陆结合

  镇江守将:叶毓桐

  围城三路:

  东门/丹徒镇:王师大营——龚易图

  西门:蔡琳——五千

  南门:陈倬——五千

  北门:临江——水师大船

  此番三路大军之中,南下攻取镇江的王师乘坐水师大船,沿运河南下,不过一日便已行至长江北岸。此番时序入冬,长江正值枯水之期,正宜渡江。王师于北岸扎营,马氏镇江水师则于南岸对阵。

  却说之前王师洪泽、高邮两战大捷,重创马氏水师,令其元气大伤、精锐皆丧,此番布于镇江北面之师,不过是些败兵残卒。见对岸王师皆是大船,便已心生怯意。龚易图命众战舰一字排开,顿时大江之上王旗招展,气势极盛。随后龚易图下令众舰南渡,曰首登南岸者重赏。众将士闻言无不雀跃,先于大船船舷之上广竖盾牌,以挡贼兵之箭,待靠近贼船之后,便从盾牌之间往了贼船之上放箭。顿时船上万箭齐发,如雨落下,射得小船之上的贼兵溃不成军、纷纷落水。此外,王师众船亦利用庞大的船身两两配合,将贼兵小船挤匝进二船之间,令其动弹不得。随后众将士便纷纷从大船之上跃进小船中,将贼兵打杀踢落进水。不过半日工夫,便已缴获贼兵小船上百只,斩杀贼兵数百人。登岸后,龚易图则命众将将大营驻扎于镇江东面的丹徒镇,待次日天亮,方下令攻城。

  却说冬日昼短夜长,遂当日凌晨,龚易图便令两万官兵兵分三路,一路由参将陈倬领兵五千进攻镇江南门,一路由协领蔡琳领兵五千进攻镇江西门,另一路则由自己亲自率领,进攻丹徒镇这侧的东门,随后又分别密授陈、蔡二将计策,部署一番。二将得令自去。当日夜里,官兵通通衔枚勒辔,悄无声息地潜出丹徒大营,分两路各自向西门并了南门行军。待到了各自进攻的城郊处,便埋伏于此静待时机。

  次日正值寅时,城中贼兵并了百姓尚且浑浑噩噩,未曾从睡梦之中清醒之时,便忽地闻见城门外喊杀声震天。那守城贼兵忙不地报与镇江守将叶毓桐知晓,那叶毓桐虽因王师兵临城下之故而彻夜未眠,警惕防范,却仍未料到王师会择此天未大亮之际攻城,且不仅是王师大营所在的东城门告急,其余西门并了南门俱有官兵攻城。那叶毓桐亟亟登楼往城外眺望,只见除却临江一面密密布满官兵水师大船之外,其余三门皆是官兵攻城人马,旌旗招展,人头攒动,三面城墙之上俱是官兵搭建的云梯。见罢此景,城上众贼兵早已闻风丧胆,加之即便城上贼兵杀退一批攀援上城的官兵,却又见一批官兵接上,源源不断,宛如潮水一般。那叶毓桐一面命城墙上守卫的贼兵谨防官兵翻越城墙,一面亲自率领几千人马从城门口杀出,于城下搦战,试图打破官兵对于镇江三门的包围,奈何几次三番地冲杀,杀退一批又来一批,源源不断围将上前。叶毓桐见冲杀不出,己方反倒损失了好几员大将,丧命士兵更是不计其数,那叶毓桐只得下令退回城中。

  第二日再战,虽仍是出城搦战,奈何气势却不及前两日,加之前日水师并了昨日陆军已经两番落败,贼兵气势自是一落千丈。而困守镇江,粮草兵员不及补充,又难以冲杀出城,致使守城贼兵更是人心惶惶,离心遍起。

  如此这般困守了三日,那叶毓桐无时无刻不寻思着如何领兵冲杀出城。随后在第三日闻见城上守军来报曰似是西门的官兵守卫松懈,且人数较少,从城墙上望过去,只见该处的官兵皆是偃甲弃枪而卧。叶毓桐身侧一副将见状则提议曰不若趁机领兵从西门冲杀出去,正可往西投奔上游的江宁而去。

  那叶毓桐闻言大笑曰:“若是如此行事便正中官兵奸计也。稌麟向来用兵谨慎、军纪肃然,他手下大将亦断非那等大意荒疏之人,此番竟故意令我等瞧出其防守的懈怠之处,分明便是诱使我等趁机冲杀,以便于途中设伏,将我等首尾截断,一网打尽。此番本将已是看透了此阴谋,偏生不上他这当!本将看此番不若另择一地突围。”说着便伏身审视案上地图,指着镇江城的几处城门说道,“此番官兵知晓我等若是突围,定会向西投奔江宁而去,便于西门处设诱以待我等,遂此番西门这处是不可去的。再看东门,东面的丹徒镇乃是官兵大营所在,若是从东面突围,无异于与官兵主力正面相抗,以卵击石亦是不智之举。而北面临近大江,乃官兵水师大船停泊之处,若从此门突围,必须水军大船方可渡江,然前日水战我军之船已是毁坏殆尽,再无力承载将士与官兵大船相抗,遂北面突围亦是不可。如今之计,便惟剩南门可以一试。进攻南门的官兵兵力与西门相差不大,并非官兵主力;加之若是从南门突围,我军可顺道南下前往丹阳,再向西取道句容,不日后便可到达江宁附近的淳化镇。”

  众将闻见叶毓桐之言,皆赞英明,遂此番计策既定,吩咐下去,众人只待夜深雾浓之际,偷偷开了镇江南城门,叶毓桐亲自率领一队轻骑潜出城来。此番虽于奔逃途中惊动了南门外少许官兵,然皆被叶毓桐等人斩杀,不及通报叶毓桐已潜逃出城的消息便已没了性命。遂此番那叶毓桐等人突围出城之行倒还顺利,未曾惊动南门外大军,自诩此番若是昼夜狂奔,即便待次日天明之时为官兵知晓守城之将已出城之事,他们亦已奔至丹阳。

  正如此打着如意算盘,不料叶毓桐一行人尚且向南奔驰了十余里,在进入一片密林之际,忽闻周遭传来一阵草叶沙沙之声,在暗夜寂静的氛围中显得分外诡异。那叶毓桐勒马急停,心中不祥之感顿生,正待命人前往周遭附近探查一番,四周登时便响起一片喊杀声。叶毓桐定睛一看,只见左右四周皆是人影,而前方大道正中,立着一员大将,正是进攻西门的官兵协领蔡琳。

  叶毓桐见状惊道:“蔡琳,你怎在此?!你之前尚且进攻西门,此番怎现于南门之外?”

  蔡琳大笑对曰:“龚将军早知尔等不日将图弃城突围,遂早已下令我等于南门外埋伏,专候你前来。”

  叶毓桐又道:“若我等此番往了西门而去,尔等可亦在西方去路之上设伏?”

  蔡琳则答:“非也,知晓你为人多疑而诈,之前我便命将士偃甲掷兵,乃是故布疑阵,令你生疑忌惮,不敢从西门突围,从而逼迫尔等向南逃遁。”

  那叶毓桐闻罢此言,悔恨顿生,不料自己所思所想皆中官兵圈套。此番周遭厮杀正盛,只见自己正前方官兵是越聚越多,若是硬往前闯,恐怕是死路一条,不若就此退回城中,尚可据城而守。正如此寻思,却又闻见身后喊杀声大盛,原是陈倬另率一路兵马从镇江城方向杀将前来,正为斩断那叶毓桐的后路。此番叶毓桐等人是前有蔡琳围堵,后有陈倬追剿,可谓是前后皆敌,两面夹击。便是生了三头六臂,只怕也难以应对。此番叶毓桐等人虽左突右闯,奋力拼杀,奈何官兵势众,所携数千人折损过半,叶毓桐亦是身负重伤,被陈倬砍于马下,其余贼兵则或死或伤,无一突围逃跑。

  另一边镇江城中,城中所余的守城之贼,小部分知晓头上将领已潜逃出城,头上无主,便也战意尽失,坐以待毙;剩余部分不知此事者尚且坚守。次日黎明前夕,天光尚且朦胧之际,龚易图自是亲自率领大军从东城门外发起强攻。一时之间只见城墙之上云梯遍布,人头攒动。官兵一面攻城一面摇旗呐喊曰镇江贼首叶毓桐已弃城逃遁,被王师斩杀。守城贼兵听罢此信如何还有战意,顷刻间便已溃不成军。王师遂趁机攻入城中,剿灭城中剩余贼兵并安抚城中百姓。

  随后龚易图与前往伏击叶毓桐等人的陈倬、蔡琳汇合,此番除却叶毓桐为陈倬斩杀,其余副将尽皆投降,只道是愿追随王师剿灭马文梦,收复江宁。龚易图随即遣人将收复镇江之事上报五皇子,五皇子闻讯大喜,留下部分官兵协助孙树驻守扬州城,自己则亲率大军开拔前往镇江。

  ?

  ☆、第六十八回 勇夺金陵绝处逢生(四)

  ?作者有话要说:  六合之战:

  参将:张丙炎

  参将:陈大诰(先锋)

  协领:赵一林

  领兵:一万五

  陆军/骑兵

  六合守将:宝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