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011路遇贵人





  “别,姑娘,你别啊。”掌柜的越听越心急,好货上门,且有不盘下的道理,他若是买下这张白狐皮,到时候,再做成高档的成衣,卖到京城,老赚钱了。

  “凑个整数,一千文。”掌柜的害怕蔡茵怡拿着东西走人,琢磨了一下,一咬牙,一口气加了九百五十文,“姑娘,这价格,可成?”

  说完,他双眼紧盯着蔡茵怡。

  这么仔细打量着,这才发觉,蔡茵怡与其他村姑有些不同,蔡茵怡身上有股子不易察觉的精明干练之气,即使她穿着朴素脸色发黄,但是,这股子气质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不关乎衣着与长相。

  掌柜的摸了摸鼻头,今儿个,他算是看走眼了。

  一千文么?

  蔡茵怡掂量了一下,这个价格也差不多了,比自己预期的还要高一点,便爽快道:“成,就这个价钱。”

  掌柜收下白狐皮,从柜台里数了一千文银钱递给蔡茵怡,笑着道:“姑娘,你慢走,往后再有啥好货,只管拿到我店里来,我保管给你开个好价钱。”

  “好,多谢掌柜。”蔡茵怡笑着接过银两,收了旧布包,走出小店。

  李玉秋见她回来,赶紧问:“茵茵姐,那白狐皮卖了吗?”

  “卖了。”蔡茵怡微笑道,“还卖了个好价钱呢。”

  听说白狐皮卖了个好价钱,李玉秋心里跟着高兴,“真是太好了。”她笑了笑之后,看向摊上,她的手帕、枕巾都卖得差不多了,可是土豆饼却一块也没卖出去,皱了皱眉头,愁道:“茵茵姐,这土豆饼卖不出去,可咋办呐。”

  这土豆饼是新鲜玩意,几乎没有人过问,她们就是想贱卖也不成。

  蔡茵怡也蹙了蹙眉头,这土豆饼有些重量,又背回去,那五里路的脚程,也十分令人头疼。

  正当她们发愁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突然一个穿的颇为体面的小厮来到了他们摊位面前,斯文有礼的询问:“请问是你们在卖新鲜吃食吗?”

  “是的是的,这个叫土豆饼,又酥又香,可好吃了,小哥要不要尝尝鲜。”看到有人询问,李玉秋比蔡茵怡还要激动,立刻热心的招呼。

  “这东西确定不会吃出问题吧?适合久病的人吃吗?”小厮接连问了好几个问题。

  “放心,这土豆饼我们自己就经常吃,我先尝一口,小哥可以等一会看看。久病的人也可以吃,但是最好是先热过,而且一次不能吃太多。”蔡茵怡拿起最上面的一个咬了一口,然后温言细语的回。

  “那这些土豆饼我都要了,你算算多少钱。”小厮看了看蔡茵怡的确没有吃出什么问题,这才下定决心买。

  “小哥确定这些都要?这土豆饼并不能存放太久,容易变味。”听到小厮都要买下,蔡茵怡有点受宠若惊。

  “是的,你快点点,我家少爷还等着我回去呢。”小厮也不恼。

  “好的,这里一共有二十个土豆饼,两文钱一个,一共是四十文。”

  “将篮子都给我吧,这里是一两银子,剩下的钱就当是买篮子的。”小厮直接拿出了一两碎银子交给蔡茵怡,也不等她找钱,直接提着篮子一溜烟消失在人群里。

  蔡茵怡目瞪口呆,感情她辛辛苦苦做的土豆饼还比不上一个篮子值钱?不过那小厮说的少爷到底是哪家少爷呢,竟然这么大手笔,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不过,不管怎么说,真要谢谢那个少爷。

  今日这么多人看见她的土豆饼被人一次性都买走了,下次应该会有人来买了吧,这可真算是意外之喜了。

  “哇塞,茵茵姐,你可真厉害,这土豆饼竟然买了这么多钱。”她今日一整日的收入都没有这么高呢。

  “傻丫头,别佩服我了,若不是遇着贵人了,这土豆饼没准一个都卖不出去呢。时辰不早了,赶紧将摊子收拾了,我请你吃阳春面去,吃完面,咱们买些东西就回家。”

  李玉秋听说云沫要请她吃阳春面,心里有些过意不去,“茵茵姐,这外面的东西吃不饱,咱们别浪费那个钱了,还是赶回去吃吧。”

  这段日子,蔡茵怡母子俩日子过得艰难,她都看在眼里。

  蔡茵怡自然知道李玉秋的心思,一边帮她收拾摊子,一边道:“我今天卖了狐皮,又卖了土豆饼,赚了不少钱,这钱赚来就是为了花的,花完了再赚就是。”

  默了默,又道:“快些收拾,咱们吃了午饭还要买东西呢。”

  李玉秋一家帮衬了她们不少,如今小有资产怎么说也要回报一点,请她吃一点东西着实不算大事。

  蔡茵怡坚持请客,李玉秋不好再拒绝。

  两人将摊子收了,就到街对面的小面馆喊了两碗阳春面。

  吃完阳春面,蔡茵怡就拉着李玉秋逛街,她手上有银钱了,准备添置一些家什,米粮,再扯几米布匹,给家里人都做几件新衣服,还有曾氏的绣线也要买一些了。

  两人首先逛了粮油铺子。

  蔡茵怡踏进米粮铺,就买了油盐酱醋,菜油打了满满一罐子,另外,又让老板各称了十来斤大米,白面粉。

  米粮店的老板瞧见是大主顾,乐得一张脸都起褶子了,赶紧帮蔡茵怡称面,称米。

  李玉秋站在一旁,看得有些傻眼。

  这又是油盐酱醋、又是米,又是面的,一次性买这么多,可不得花四五百文啊,赚再多钱也不经这般挥霍啊。

  走了一会儿,两人又逛去了布摊,蔡茵怡扯了几米青棉布,日常用品都置办齐了,最后,才拉着李玉秋上了街尾的铁匠铺子,买了锄头,铲子,镰刀。

  采办完,云沫的竹篮已经塞满了,新买的锄头,铲子,镰刀都搁在李玉秋的背篓里,让李玉秋背着,她最后又买了好些猪大骨,打算拿回去炖汤喝。

  回来的时候已经天色已经昏黄了,蔡茵怡留李玉秋吃了晚饭,又打包带了些回去给玉秋娘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