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74双喜临门





  因为今日放榜,蔡茵怡早就交代了,不管结果如何,都会第一时间赶回来,所以李大娘一早就过来了,陪曾老太爷他们一起焦急的等消息。杨阿大和官月也早早的去了地里巡视了一圈,就回来了。

  巳时三刻,鬼魉赶着马车到了村口。

  “爹,娘,亲家,宏羽考上了!”知道新宅里的人都在焦急的等地啊消息,所以才刚进大门,曾怀才就高兴的大声朝大堂的方向喊。

  “老头子,听到了没,宏羽考上了!我们家宏羽考上啦!”听到自己儿子的声音,曾老太太激动的拉着曾老太爷的手,热泪盈眶。

  原本因为蔡家的事情,宏羽已经失去了乡试的资格,为此,他们家可是低沉了许久,没成想,竟然等到了今日,光宗耀祖的时刻。

  “我听到了,还是宏羽有出息。”曾老太爷握着拐杖的手也微微颤抖,他总算是出了一个秀才了,从此以后他们也是士族出身了,他也可以心安理得去见曾家的列祖列宗了。

  “恭喜你们!”杨大娘也坐在旁边等着,这会听到了好消息,也是由衷地为他们高兴,内心也有些钦羡。每一个做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成龙成凤,她自然也不例外,只是他们家穷,没钱让孩子上私塾。

  不过如今好了,他们日子过好了,阿大也讨了媳妇了,若是儿媳妇有了孙子,他们就可以送孙子去读私塾了,以后也是有机会考上秀才的。

  一行人欢欢喜喜的走进来,众人都一一上前贺喜。

  到了午时,县衙那边的人便敲锣打鼓的将文书送了过来,因为当初在报名的时候,曾宏羽写的是甘露村这边的地址,所以县衙便将文书送到了这边。

  送文书的衙役将文书亲自递给了曾宏羽,还有一盘子银锭子,足足两百两。曾宏羽笑着收了,顺便挽留他们吃饭,被拒绝了。曾怀才便上前,一人塞了几两碎银子,这才笑眯眯的走了。

  县衙这么大的仗势来了新宅,甘露村的人基本都惊动了,这一打听,就知道了,原来是曾家的小子,玉秋娘家的女婿考上了秀才。顿时又是一阵眼红心热,无不后悔,当初怎么就没想着对蔡茵怡好一点,不然也能像李玉秋一样,嫁给秀才大人了。

  要知道甘露村建村这么久,还只出了蔡老爷子一个秀才,还是考了几次才考上的。现在曾宏羽也考上了,就考了那么一次,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啊,不羡慕嫉妒才怪。

  不过再羡慕嫉妒也是空的,有蔡茵怡在,有他们当初对蔡茵怡做的那些事情,他们就是想上去拉交情,攀关系都不敢。

  甘露村的人不敢,不代表甘霖村的人不敢。县衙门前放榜这么大的事,甘霖村的人自然也是知道的,特别是曾家族家的人,得了消息之后,立刻备上了薄礼,就来了新宅,新宅一下子几热闹了起来。

  当然,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来的,有来往的人就受了,没有来往的,纯粹是来攀关系的,曾家也没有放行。好在新宅什么都有,待人接客也不显得仓促,中午又是热闹的闹了一回,直到接近黄昏才渐渐散了。

  人一忙起来就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连曾巧莲都觉得,这一天等官明的消息都不觉得难熬了。将客人送走之后,一闲下来就忍不住想着官明,猫抓一样的想知道他到底有没有考上,一刻也坐不住了,所以曾巧莲索性就站在门口等着,想第一时间知道官明的消息。

  西落西山的时候,官明终于骑着霞光到了新宅,也看见了在门口来来回回不停走着的曾巧莲。

  曾巧莲也远远的便听到了马蹄声,抬头望去,马背上笑的春风明媚的少年,鲜衣怒马风驰而来,她不禁有些痴了。

  “巧莲,我终于可以将你名正言顺的娶你回家了。”官明翻身下马,疾步上前,将曾巧莲揽进了怀里,这是他第一次对她做这么亲密的动作,他真是太高兴了。

  因为当初他曾放言,若是没有考上秀才,便让巧莲另嫁,虽然他对自己有信心,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难免也会有意外,所以他一直克制自己和她稍微保持距离,最多也就牵牵手,害怕坏她闺誉。

  今日,他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揽她入怀了,这感觉真好!

  “官大哥,你的意思是,你也过了?”曾巧莲自然而然的将手挽住官明的腰身,高兴的说。

  “也过了?看样子宏羽似乎也考上了秀才,这小子也不赖吗。”和曾宏羽这小子切磋讨论了那么久,有几斤几两自然是知道的。曾宏羽虽然有才识,但是很多都不知变通,这是他最大的缺点,看样子效果还行。

  “恩,哥哥也考上秀才了,中午县衙的文书就送了过来,甘露村的人也得了消息,好多人上门贺喜来了,闹了一天,刚刚才散了。我正好送客人出门,一道等你回来,我们快点进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吧。”

  “好。”官明看着她难得咋呼的性子,低头浅笑。

  官明能考上秀才,大家都觉得情理之中,毕竟他已经考过了一次,但是大家还是很高兴,这一下子,宅子里就出了两个秀才。

  晚上大家又好好的吃一顿了,将十二天之后官明和曾巧莲的亲事提上了日程。

  已经办了两次婚事了,新宅这边的人都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了,加上曾巧莲的嫁衣很早就开始绣了,一切事宜都准备好了,只等今日这个东风了。

  但是官家那边,还几乎都没开始置办。原本官明和官月不过是无钱无势的人,那些叔伯夺了家产之后,就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如今他考上秀才的消息一出来,那些叔伯就上门了,争先恐后的送了好些银钱过来,生怕他一状告到县令那里,他们可就惨了。

  官明心安理得都收了,反正这些原本都是属于他们官家的,他拿回来也是理所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