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250论社争鸣





  首先,诗社得有一个名字,最后还是蔡茵怡力排众议,定下了清莲二字。

  诗社正是成立的日子,便定在七月初三,华韵诗社周年庆典比试当日。

  其次是社员问题。

  昌平公主在南都是嚣张跋扈出了名的,有因为她身份巴结她的人,自然也有不屑与她同流合污的人,宇文清雪就是其中之一。当然,这样的贵女不在少数,想要拉她们入伙不是不可行,但是真正愿意和昌平公主与楚王妃为敌的人,并不多。

  这件事明面上交给了宇文清雪,毕竟以她第一才女的号召力,还是会有很多贵女心动的,但是介于宇文清雪清冷的性子,蔡茵怡也不敢抱太大的希望,只能寄希望于朱恒飞朝中的势力。不过,不能暴露朱恒飞暗地里的人,所以即便有,也不多。

  所以,她最看重的,还是昌平公主那一行人,不放在眼里的小官小户,和平民百姓。要知道,南都的百姓大户人家和有钱人家,不在少数,有条件为女儿请夫子的人,更不少,所以不能小看这些人。

  而这些人,就靠黄珊和丁婷婷去召集了。当然,召集之后,还是应该选一选的,不是谁都有资格加入的。才情还是次要,人品必须要靠得住。

  这些人虽然没有那些贵女,有良好哦的资源,但是因为在天子脚下,多少是受了良好氛围的熏陶,才情不可小觑。就算不能和贵女抗衡,这不是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吗,可以请几位功底极好的人加强培训一下,到时候应该也差不到哪去。

  这样的人不难找,但是难请。不但要身份高,而且要才情好,而且还要是女子才行,毕竟是女子诗社,大多都是未出阁的女子,请男夫子,难免被人诟病,除非你能请来宇文太傅那样的文界泰斗,自然就没人敢多说闲话了。

  蔡茵怡自然也是想过的,但是宇文外公实在是太忙了,压根没时间管这些小辈之间的事,蔡茵怡治好做罢,另寻目标。

  讨论了一番,最后定下了两个目标人物。

  一个是宇文清雪的娘亲,蔡茵怡名义上的舅娘,慕如歌,当年南都有名的才女,又是文界泰斗的儿媳妇,够分量。还有一个,也是当年出了名的才女,南龙国长公主,当今圣上的妹妹,朱黛琳,也是一个重量级人物。

  前一个,交给宇文清雪负责搞定,后面的,朱恒飞说他会带她亲自去请,蔡茵怡自然乐得清闲。

  各自的任务安排下去之后,又商议了一下下次会面的时间和地点,便散会了。

  这一讨论,就过去了一个多时辰。

  黄珊和丁婷婷告辞,直接回了家。宇文清雪也冰雪聪明的人,得了表哥的眼色之后,也一个人离开了,将空闲留给了二人。

  “走吧,我们也去论社。”见到碍眼的人都离开之后,朱恒飞的心情瞬间放晴。

  好不容易能抽出一天的时间,打算和她两个人一起过的,结果总是被不相干的人,和不相干的事情打扰了,让他颇为不爽。

  那个什么诗社的事情,在他看来,不过是一群女子过家家而已,实在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不过既然茵茵有兴趣,他自然还是全力支持的,甚至连自己的姑姑都搬了出来。

  “好。”

  论社位于三楼最里面,也是最大的一个雅间,还没进去就能听见里面的争论声,果真是名副其实。

  雅间很大,布局和大堂差不多,中间是一个突出来的小圆台,此时正有两个人站在上面,争得面红耳赤。下面或是站着,或是坐着的人,也明显分为两个阵营,站在两边,分庭抗礼,颇有点像是现代的辩论赛。

  因为争论的正起劲,所以雅间里面的人也没有注意进来了什么人,一般进来的人也不会打扰他们,在得知争论的话题之后,自己心里更偏向哪一方,便站在那一方身后就是。

  鬼魑上前几步,随便找了个人,问了问今日争论的话题,便退了出来,站到王爷的身边,低声道:“今日论社争论的话题是,为君者,当以民为重,还是应以君为重。台上两人,手臂上系着红绸的,是主张以民为重。蓝绸的却主张,以君为重。”

  鬼魑刚说完,便听圆台上,系着红绸的男子高谈大论:“为君者,是万民之子,自当以民为重,知百姓疾苦,方能为一代明君。”

  男子刚说完,对面的系着蓝绸的男子便不甘示弱的开口:“君者,天子也,乃天之子,世上最尊贵之人,自然要比民重。只有优秀的君,才能让民有好日子过。”

  “为君者只要一人,为民者有千千万万,若是没有民,何来君?自然是民重之。”

  “君者,临天下,主宰千千万万的人。失民,君还是君。失君,民不成民。自然是君重之。”

  ……

  “这么敏感的话题他们也敢说?上面的人也不管吗?”蔡茵怡觉得惊奇。

  她记得,华夏的古代,十分注重思想统治,即便是百家争鸣,也绝对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讨论这样的话题。而且,很多人往往因为一句敏感的话,锒铛入狱。

  “原本父皇也是不喜这里,不过这里的论策,解决过几个棘手的问题之后,上面便默认了,到如今,倒是什么话都敢说了。”

  “这么说来,皇上还是很开明的了。”这样的事情也能容忍采纳,可见是一代明君。

  除了父皇在母后一事上面,让他有怨言之外,其他地方,他其实还是挺佩服这个父皇的。“茵茵,你觉得为君者,该以何为重。”

  朱恒飞心血来潮一问,她每每都有让人惊奇,却又正肯的想法,所以他想听听她的意见。

  “当然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了。”蔡茵怡想也不想的回答。“自古以来皆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这可是孟子的至理名言,经过了无数的血腥和教训,验证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