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第40节(1 / 2)





  后世记载,秦军前后投入战场六十余万,赵军前后投入战场四十余万。按照古代吹牛传统,这个数字就算是真的,也加入了保障后勤的民众的人数。

  秦军长线作战,实际兵卒人数按照最苛刻的后勤配比,最多也只有三十万左右;而赵国补给线很短,又依托上党民众运输后勤,兵卒人数大约也是二十多万接近三十万。

  廉颇依托坚固的堡垒一边打一边退,退到丹水东岸避战不出后秦军猛攻多次,秦军已经损失较为惨重。

  谁都知道,一个占据了有利地形的坚固堡垒能以一敌众。秦军正是因为伤亡惨重又不得寸进,才必须换掉廉颇。根据后世推测,秦军接近二十万的伤亡,至少有一半都死在了强攻廉颇的堡垒中。

  赵括粗略估计了双方现在兵力,推测秦军精锐士兵人数可能已经比赵军略少。他刚带了一批人上战场,而秦军的精锐士兵身上肯定都带着伤,所以战力上也是己方更强。

  上党郡守主动献城,赵国才是正义的一方,民心在我;

  两军人数相当,我有一半士卒刚上战场,而秦军已经疲战久矣,我军以逸待劳,战力占优;

  赵国粮草充足,而秦国不仅补给线过长,还已经打了三年战争,肯定粮草已经不足,所以后勤优势也在我军一方。

  赵括推断,在己方有大优势的前提下,秦国拖不下去又无法强攻,肯定会想办法绕开坚固防线,从侧面迂回攻打赵国阵地。

  当赵括完成军队重新整编之时,探子来报,秦军主将王龁率领大批秦军北上。

  赵括摊开地图,心中十分激动。

  他刚猜测久攻不下士气低落的秦军会孤注一掷,从侧面迂回攻打赵军营地,秦军果然如此做了!

  赵括的副将却不太同意主将的推断。

  他指着河谷地图道:“秦军进入丹水北方河谷,就如同进入了一个口袋中。虽然他们可以从百里石堡垒绕行我军阵地背后,但他们行军途中遭遇了袭击,很容易被我军堵在口袋里出不来。王龁乃是宿将,怎么会犯如此错误?”

  赵括一拍桌面,恼怒道:“他不是犯错误,他是瞧不起我!”

  副将哑然。

  赵括激动道:“如果赵军主将还是廉颇上卿,他断不敢孤军深入!他定是以为我第一次领军,只敢死守,不敢出阵与他对战!”

  副将:“……”他有点被说服了。

  确实,如果是寻常第一次上战场的年轻将领,肯定会对秦军宿将有畏惧之心,哪怕知道了对方的意图,也会加固阵地死守,不敢轻易出兵吞下这股秦兵。

  即使秦军绕行北面,要攻下赵军阵地也不容易。只要固守,纵然无功,也很难出错。所以一般而言,年轻将领都会选择少错的决策。

  赵括深呼吸,将心中被轻视的愤怒压下,道:“带兵者乃秦军主将,只要斩杀秦军主将,秦军本已经是疲兵,肯定不攻自破!”

  赵括的论兵向来很有道理。副将被说服,领命退下,点兵点将准备出发。

  秦军主阵地,白起坐在主帐中,沉默地看着面前的地图。

  地图上有几颗小石子,代表着秦军和赵军的兵力。

  赵军的小石子全挤在丹水东岸的营地中,看上去就像是一群等待屠宰的猪羊。

  秦军分兵一半前往百里石长城,但在这之前,百里石长城上就已经有了少许秦兵偷偷潜入,修复壁垒、搬运粮草。

  在赵括收缩兵力,练兵准备一举进攻秦军的时候,秦军已经摸到了赵军放弃的壁垒,往里面偷偷囤积粮草了。

  这些粮草,足够王龁大军吃十日。这十日,秦军定能完成合围。

  “武安君,赵军已经出发!根据探子回报,是主将赵括亲自领兵!”有下属进帐篷报告。

  “嗯。”白起应了一声,将代表赵军的石子扫向丹水北方河谷。

  原本就在丹水北方河谷的秦军石子和代表赵军的石子混在了一起。

  “轻骑兵出发。”白起拿起几颗代表秦军的石子,放在了丹水北方河谷和赵军原本主阵地之间的韩王山上。

  下属领命退下。

  五千左右轻骑兵出发,登上韩王山,依托韩王山赵军原本的阵地,就地垒土砍树修补壁垒。

  赵括率领赵军主力出击,但也留了部分人在原本的主阵地守着后勤辎重。白起猜测,赵括可能留了一半的人,以应对突发情况。

  五千机动性拉满的轻骑兵此次战略目的,是在赵括发现不对,准备翻越韩王山回到丹水东岸阵地时,坚守阻挡赵括,等待白起继续往韩王山上增兵。

  “将军,轮到我出发了吧!”与白起同来长平战场的副将司马靳兴冲冲进来。

  白起不满地扫了他一眼。

  司马靳立刻换了一副严肃表情,站直身体等待命令。

  “去封住口袋。”白起一边说,一边抓起几颗较大的石子,放在了丹水北方河谷的“袋口”上。

  这一支不到三万人的秦兵,是白起选出的最精锐的老兵。他们拿着最优良的铁制兵器,集中了秦军几乎所有的弓弩,将会把河谷“袋口”牢牢封住,绝不会让赵军从原路返回。

  司马靳连领命都忘记说,兴冲冲跑走。

  白起眉头跳了跳,训斥的话咽了下去。

  他已经训斥司马靳许多次了,一点用都没有。

  不仅司马靳。所有跟随他久了的副将都差不多。

  白起在秦国之外声名狼藉,小儿止啼。但在秦军内部,跟随白起久了的老兵都会对着白起傻笑,知道白起不会生气。

  白起的封号是武安君。历代武安君受封原因各不相同,白起受封的原因史书中记载得很清楚,“言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

  他除了战无不胜,还能抚兵抚民,对待普通兵卒和秦国的民众极好。所以他被秦王冤杀之后,秦国民间都偷偷为他建祠。

  现在的白起已经开始忧虑自己百战百胜,如果再被兵卒和民众喜爱,恐怕会引起许多人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