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7章





  嬴异:(心虚)……那什么,咱们相信一下政儿l吧,毕竟从我祖父到我,我们家已经二代没搞相邦了嘛。

  什么?范雎?

  那是范老爷子他自己害怕不敢的嘛(真诚)

  【吕不韦第一次去拜访他,只跟他打哑谜似的说了两句:“我能光大你的门庭”“我的(门庭)要等你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

  结果他作为一个被冷落多年的秦国小透明,瞬间就能反应过来吕不韦这是想和他谈关于秦国王位继承权的大事,立刻把对方请进房间细谈操作,甚至在确认了计划的可行性后,当机立断做出了愿意分国许之的承诺。

  等到他登基之后,也确实没有忘记自己对吕不韦的承诺。

  因为知道对方在意自己出身商贾,就封对方为文信侯以改变阶级地位,封了洛阳十万户、兰田十二县,河间十五城、门客二千,甚至因为秦国以军功封爵,为了稳固吕不韦的相邦地位,子楚还不忘让吕不韦带兵消灭了东周国,积攒军功与威望。

  在等到他临终之前委政吕不韦,可谓“国事皆委于文信侯”,并且让嬴政痛快认“仲父”,即可见这君臣二人之间对于彼此的信赖。】

  吕不韦:我觉得仲父还是算了吧……

  再度回想起之前那个传言,吕不韦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虚弱了下来,对着嬴异就是一整个眼神疯狂暗示:你儿l子,始皇帝,横扫六国的存在,你还让他认我当仲父我觉得我受不起啊!

  大秦相邦这位置太危险啊!

  【而关于他们君臣,这里其实还有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大家都知道吕不韦对于历史最大的贡献,除了作为秦国丞相对秦统一做出了推动之外,就是主持编写了《吕氏春秋》这本著作。

  但我估计很多人对于他的成书年代都是模糊的,可能都会认为是在吕不韦主政的时候,因为那时大权在握,才敢募集那么多门客为自己所用而不知收敛,故而再得出他的过于突出遭到了嬴政强烈的厌恶,为自己的身死埋下伏笔云云。

  但实际上,按照吕不韦在《吕氏春秋》自序中的记载去推定年代,其编写是在子楚在位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的。李斯入秦也很可能和其有关,是代替荀子作为《吕氏春秋》辅助编写人员而去的。

  那吕不韦又为何在子楚还在世的时候,就敢招揽天下之士帮助编写《吕氏春秋》呢?

  ——他在书中,对于君臣关系的构想,如是表述道:“天子不处全,不处极,不处盈。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

  “人主好暴示能,好唱自奋;人臣以不争持位,以听从取容;是君代有司为有司也。”

  君臣共治,为上者无为清净善于选拔人才不多干扰臣子,这样的政权才能得到稳固。

  这样的政治蓝图,是嬴异和吕不韦君臣之间某种意义上的共识。

  ——但从根本上,是和嬴政迫切希望加强中央集权的渴求,背道而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