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13)(1 / 2)





  孟连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是进了柏公馆才晓得还有盐巴原来可以那么白那么细。

  这半年来,他虽然鲜少出门,但每日都会看报纸,对沈氏精盐厂的各路消息不算陌生,经常看到报上说沈家让精盐走进千家万户,改变华夏人们吃盐的习惯,从此不再是吃土民族。

  他想着这是好事,现在听柏清河说起,才晓得原来这盐业一行,竟然还有这么多门门道道。

  柏清河见他一脸沉思的模样,笑道:盐商的事我们不用管,他们这些养尊处优几百年的老爷公子斗也斗不起来什么风浪,也就放个毒蛇小打小闹,我们看个热闹就好。

  孟连生点头。

  不过柏清河话锋一转,好奇问道,我没想到你竟然与沈二公子相识,你们怎么认识的?

  孟连生如实道:去年一次,我在路上撞见二公子被扒手偷钱包,帮他抢了回来,之后我表叔过世,我去南郊将人下葬,回城时遇到二公子的车陷在泥坑里,帮他推出来后,搭了他的便车。

  柏清河笑:那倒是有点缘分。

  孟连生抿抿唇没说话。

  柏清河又道:我先前没见过沈二公子,只听说沈氏精盐就是他办起来的,看来他不是寻常只知吃喝玩乐的阔少。你要在上海滩出人头地,多结交这些阔少公子是好事。对了,你晓得他身旁那个龙少爷身份吗?

  孟连生嘴唇嚅嗫了下,像是想到什么似的,摇头道:不晓得。

  柏清河笑:我就知道,你整日待在柏公馆,对外面局势估计是一抹黑。这个龙少爷爹是龙震飞,盘踞在苏皖一带的镇守使,坐拥十几万大军。这些军阀养兵没有不靠烟土的,上海又是烟土集散地,谁都想吞这块肥肉,只要龙家那一系得胜,龙震飞就有可能入驻上海,淞沪护军使就得换人。

  孟连生一脸受教地点头。

  柏清河见他谦逊而诚恳,拍拍他的肩膀:没关系,很多事情慢慢学就好。明日开始,你不用再在柏公馆做听差了。

  孟连生睁大眼睛看向他。

  柏清河被他这有些傻气的模样逗笑:怎么?怕我赶你走?你马上十八了吧?你到底有多大的本事,我现在还瞧不出来,不过就临危不乱这一样,已经十分难得,再让你在家里做听差混日子,实在浪费人才,我会让志东带着你去立新做事。

  孟连生眨了眨眼睛,片刻,才反应过来似的,赶紧道:谢谢先生!

  柏清河摆摆手:能做什么事还得看你自己本事,不过上海滩向来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不管出身如何,人人都有机会。

  第17章、第十七章 青楼

  沈玉桐送完一行人,将龙嘉林赶回房休息,自己去了沈行知房间。

  沈老爷子原本就有喘疾,今晚被寿宴上那两条毒蛇一吓,当即犯了病,吃了药丸躺在床上好半晌,才顺过气儿来。

  沈玉桐进屋时,老爷子正半靠在床头有气无力地同大儿子说话,一旁的老姨娘拿着一柄团扇在轻轻给他扇着。

  爸爸,你怎么样?

  沈行知掀起眼皮子瞧了眼有忧心忡忡的小儿子,摇摇头:老毛病罢了。只是刚说完,就重重喘了两口气。

  沈玉桐忙上前伸手拍着他的背帮他顺气,终于又才将这口气顺过来。

  老爷子摆摆手,慢声慢气道,如今我们沈家精盐厂才刚刚办起来,就遇到这些事,等产量提高,只怕会有更多麻烦等着,你们兄弟俩日后行事务必要当心,尤其是玉桐,年纪轻资历浅,生意场上许多门门道道都不懂,更是得谨慎才行。

  沈玉桐点头回到:我明白的爸爸,您别操心这么多,好好保养身体才是正事。

  他望着靠在枕头上的父亲,满头银发早已见不到一丝青色,布满褶皱的面颊也是灰白色。

  今日是他七十大寿,自己的父亲已经是个彻头彻尾的老人了。

  沈行知倒是对自己身体不甚在意,又继续说:对了,今晚多亏了柏清河带来的那孩子,既然你认得人家,那可得好好感谢他。若不是这孩子,只怕今晚会出大事。

  沈玉桉也心有余悸地附和;没错,我刚刚看这小伙子好像性子挺腼腆,他是柏公馆的下人,我们沈家要是大张旗鼓地去弄个什么感谢,怕是吓到人家。既然玉桐你认识他,那这事儿你去办,我们沈家不能欠人人情。

  沈玉桐点头:嗯,我知道,是该好好谢谢小孟。

  父子三人又闲话几句,兄弟俩安抚老爷子休息,各自回了房。

  时日已经不早,然而经过晚上这场闹剧,沈玉桐迟迟未有睡意。一会儿想起那两条毒蛇,一会儿又想到孟连生。

  他想自己和这个人,定然是有几分奇妙的缘分。虽然统共才见过四回,但其中三回都是对方出手对自己相助。

  常言事不过三,今晚这份大恩情加上前两回小恩,他委实已经欠下了孟连生的大人情。

  人情是债,不能不还。

  只是以他对孟连生的浅薄了解,直接给银钱,对方肯定不会接受。可除了银钱,还能用什么做谢礼?

  沈玉桐一时半会儿想不出来,只能照之前和柏清河说的,先请孟连生吃顿饭,其他的事,以后再说。

  只是这顿饭,并不如沈玉桐想象得顺利。

  先是寿宴之后,父亲一连卧床三日,他一直守在家中当孝子。待沈行知恢复了七八分,能下楼去逗他那只蓝靛颏儿,他才得空去联系孟连生。

  他给柏公馆打了三次电话,其中两次都是晚上九点之后,可别说定下吃饭时间,压根就没找到孟连生的人。

  柏公馆管家听到他自报身份找孟连生,倒是颇为殷勤,一口一个小孟,说他最近去了立新做事,忙得很,每日早出晚归,连他都好几天没见过人,等见到人就帮忙转达。

  然而之后两日,沈玉桐也没接到孟连生的回应,不知是柏家的管家忘了转达,还是依旧没见到人。

  他没想到,自己好不容易请人吃顿饭,竟然这么不容易。

  而这厢的孟连生,忙不忙不好说,不过早出晚归,让柏公馆的人都见不到他身影,倒确有其事。

  自从柏清河把他交给孙志东,对方确实谨遵大哥嘱托,天天将人带着。但孙志东对这个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的乡下小子,其实并不太看得上眼,认为这样老实木讷的家伙,实在是不会有什么大出息,自然也不够格在立新做事。

  然而乡下小子走了狗屎运,阴差阳错成了自己大哥的救命恩人。干他们这行的,最看重的便是情义二字。看在大哥的面上,他必须得好好关照这小子,做不了立新的事不打紧,吃喝玩乐添上他一份就行。加之孟连生虽然沉默本分,但做事勤快,当个跟班,倒是非常好使。

  孙志东惯会吃喝玩乐,他家中妻妾成群,个个貌美如花,却也留不住他回家的脚步,仍旧夜夜流连在烟花柳巷,上海滩的各大酒楼赌馆烟馆妓院,处处都有他潇洒的身影。

  短短几日,也算是让跟着他的孟连生见了世面。

  今晚孙志东带着几个手下,到会乐里兰香馆寻欢作乐。

  兰香馆是幺二堂子,里面的倌人比不上长三书寓的才情,但伺候男人的本事,在会乐里找不出第二家。

  孙志东平日爱穿西装擦头油,自认摩登又体面,但这改不了他街头小瘪三出身的事实,本质仍旧是个粗鄙流氓,因而对长三书寓知书达理的花国才女没兴趣,专爱幺二堂子里风骚香艳的妓子。他在兰香馆有个老相好,名唤红玉,今日请兄弟喝酒,便是红玉带着几个姐妹,在房里伺候。

  热热闹闹的一顿大酒吃完,几个醉醺醺的手下各自带着姑娘回屋,只剩孟连生留在房中,帮着红玉将烂醉如泥的孙志东扶到榻上。

  红玉是兰香馆的头牌,年龄只得十□□,却已在风尘里打滚五六载,一举一动都是风情。

  她今日穿一身烟紫色镶金边宽袖褂子,挽一个低发髻,戴金镶玉的发簪,敷粉的脸颊白如玉脂,嘴唇又红得似雪里盛开的梅,周身隐隐飘着一股浓郁幽香,不知是头油还是脂粉。

  安顿好了孙志东,她也盘腿坐上烟榻,伸出葱白一样的柔荑,点燃身前小几上景泰蓝烟灯,又从一只漆木描金烟盒里,取出烟膏,放在烟灯上烧成烟泡,放入一杆象牙烟枪中点上,递给懒洋洋躺在烟榻上的孙志东。